理性 中消协提示理性看待机票盲盒 “说走就走”不可取,出行前一定要下足功夫
_原题为:中消协提示理性看待机票盲盒 “说走就走”不可取 , 出行前一定要下足功夫
4月23日 ,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提示 。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在五一假期中 , 防疫意识不能松、行程规划需做细、购物跟团要谨慎、聚餐饮食应节约、正当权益要维护 。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升级版“机票盲盒” ,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 , “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可取 。
文章插图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 , 不少消费者都筹划着出行游玩 , 释放这一年多来被束缚的身心 。 在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际旅行严格受限的情况下 , 国内旅行将是多数消费者的, 预计今年“五一”期间将会迎来一波出行高潮 。
【理性|中消协提示理性看待机票盲盒 “说走就走”不可取,出行前一定要下足功夫】
多家OTA平台(在线酒店、旅游、票务等预订系统平台的统称)公布的数据显示 , 消费者在“五一”假期出行、消费等需求旺盛 , 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等订单量均较2019年同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 但是 , 消费者在假期集中“玩玩玩”“买买买”过程中 , 可能会面临景区、酒店、道路交通等供需不平衡的压力与矛盾 , 或是不良商家采取不正当经营手段“浑水摸鱼”从中获利 , 从而引发消费纠纷 。
中消协表示 , 今年“五一”消费者应该如何防范“人在囧途”?怎样避免被不良商家“宰客”?遇到消费纠纷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 , 中消协送对消费者提出五点建议 。
首先 , 防疫意识不能松 。 虽然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 疫苗接种率也在不断提高 , 但是由于境外疫情仍然较为严峻 , “外防输入 , 内防扩散”的防疫策略仍未改变 。 近期 , 偶有零星散发的本土确诊病例也告诫我们疫情防控不能松动 。 因此 , 在安排“五一”长假期间出行时 , 应将出行的目的地尽量选择在国内低风险地区 , 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规定并配合做好防护措施;确有出国(境)旅游需求的 , 务必及时了解我国疾控机构、出入境管理部门、驻外使领馆等发布的相关提示信息 , 谨慎确定出行规划 。
同时 , 还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 如出现发热、干咳、嗅觉及味觉障碍等不适症状应立刻联系当地疾控部门或医疗机构 , 及时诊治 。
第二 , 行程规划需做细 。 消费者在出行前一定要下足功夫 , 做好出行规划 。 据媒体报道 , 有数据显示 , 今年“五一”假期机票预订量已经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 , 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5倍 , 一些热门旅游城市甚至出现航班经济舱售罄、高星酒店一房难求的情况 。 因此 , 消费者务必提前了解目的地景点的限流制度、往年景区人流状况、天气情况以及是否需要提前预约等 , 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和线路 , 避免将游山玩水变成看“人山人海” , 降低出行体验 。 选择近郊自驾游的 , 一定要留够充足旅途时间 , 制定宽松弹性的出行计划 , 要留意高速路的交通状况 , 防范高峰休息区如厕难的风险等 , 错峰出行、文明出行 。
此外 ,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名为“机票盲盒”的产品 , 有商家表示针对“五一”假期还将推出新一轮的升级版“机票盲盒”活动 , 消费者购买后 , 会得到一张指定出发地、随机目的地、随机日期的国内单程机票 。 对此 ,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 , “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可取 , 一定要通盘考虑出行时间、用餐住宿、目的地情况、返程安排以及售后退换限制条件等因素后再做决定 。
第三 , 购物跟团要谨慎 。 外出游玩难免会购物消费 , 消费者在旅游景区购物时一定要保持理性 , 不偏信商家宣传 , 认真辨别商品真伪和质量好坏 , 核实商品价格 , 最好能够货比三家 , 切勿只看了一家就急着下单;尽量不在旅游景区特别是流动小商贩处购买珠宝钻石等贵重物品 , 购买当地土特产的 , 还要注意查看是否在保质期内、有没有变质等 。
通过旅行中介跟团出行的 , 一定要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口碑较好的旅行社 , 签署旅游服务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内容 , 明确行程安排、食宿标准、双方权利义务等重要信息 , 切勿贪图便宜而选择“低价旅游团”或者“0元旅游团” , 以防落入“黑中介”“黑导游”精心设计的“陷阱” 。
推荐阅读
- 主导 印专家:美俄中主导太空规则,印度想占据一席之地,要与中俄合作
- 速度 宇宙中比光速更快的四种“速度”,你都知道几个
- 氢能冶金 碳中和正在进行时,炼铁氢还原替代碳还原的新时代已至!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这就是街舞3 娱乐圈中的团宠,张艺兴凭借偶像特质,征服全网观众,获赞无数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诚实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为何返回后就没露面?原来一直在背后作奉献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