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为什么命名为“祝融号”

中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为什么命名为“祝融号”
文章插图
4月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祝融号”脱颖而出。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
作为祝融火神的驻地、封地、墓地、纪念地,衡阳又多了一张“文化名片”。然而,在众多可供选择的名称中,为什么“祝融号”能够脱颖而出,成功“当选”? 从公众网络投票情况看,“祝融号”人气最旺
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自2020年7月24日启动,历经作品提交、评委函审、初评入围、网络投票、终审评审五个阶段,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参与。 征名活动启动后,第一步是以百度App作为提交平台,以纸质信函提交作为补充,至8月16日24时完成了征集名称提交。
2020年10月18日,由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各系统有关专家和社会文化名人共32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全部名称进行函审;2021年1月18日集中进行初次评审。经过认真审阅、评审评议、最后投票,评选出弘毅、麒麟、哪吒、赤兔、祝融、求索、风火轮、追梦、天行、星火十个名称,入围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
从2021年1月20日12点起至2月28日24点止,十个候选名称通过百度App平台,接受公众网络投票。到公众网络投票结束时,祝融号获得了超过50万票,位列第一。
网络投票结束后,评委进行终审评审,选出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名称前3名,并与公众投票得分按照1∶1加权计算,确定排序前三甲并按程序报批。历经五个阶段,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确定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名称为“祝融号”。
从文化内涵看,“祝融号”实至名归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礼记》曰:“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国家航天局官网指出,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我国其他航天器的命名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让人类梦想抵达火星,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衡阳“火文化”倡导者、本土文史研究者刘定安先生认为,火象征光明、进取、朝气、活力,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不同民族的共同图腾,从文化内涵来看“祝融号”的成功“当选”乃是实至名归。
“祝融是神话中最强的火!”“祝融号!击败所有未知的不可能的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有内涵的名字。”“祝融祝融,祝中国永远繁荣。”……网络上,大家对“祝融号”的命名也倍感兴奋。
据了解,“祝融号”火星车高度有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
从古书中溯源,火神祝融“家”在衡阳
火神祝融的传说,在《尚书》《礼记》《山海经》《史记》《汉书》等23部上古典籍、地方古籍中有记载。其中,有不少记述了祝融与南岳衡山的渊源。 宋朝陈田夫《南岳总胜集》载:“祝融峰者,昔炎、黄之世,祝融君游息之所,因而名焉。”清代李元度在《南岳志》中进一步查考,所谓祝融君,乃是黄帝六相之一,掌火官吏,官名“火正”。
南宋罗泌《路史》说:“(祝融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水经注》记载:“衡山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邱九头图。”
综合各种古籍,刘定安梳理出了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脉络: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却不会保存火种,不会用火。祝融君带领的一个部族,在南岳衡山过着狩猎生活,不仅发明了“击石取火”,而且创造了保存火种的方法。黄帝南巡到此,便封祝融君为管理火的“火正官”,举之为相,并靠他制作兵器,打败了九黎氏族。又因为祝融君熟悉南方事务,黄帝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事务。
“经历了漫长的上古时代,祝融这一伟大的人物,逐渐神化,并成为火神崇拜的对象。”综合古籍研究、地方民俗、现实踏勘,刘定安分析指出,南岳衡山是祝融的封地,死后也葬在衡山。而祝融墓地所在,今称为“赤帝峰”,即南岳大庙后面的山峰。
作为火神祝融的“家乡”,衡阳的火神崇拜也最为隆重。衡阳市第一高峰、南岳衡山的主峰,名祝融峰,峰顶设有祝融殿,供奉着祝融君。峰下的南岳大庙正殿就叫圣帝殿,供奉的是南岳司天昭圣帝,即祝融火神。无论是祝融殿,还是南岳大庙,历代修缮不辍,香火绵延不绝。对火神的祭祀制度逐渐演变成衡阳地区的礼乐习俗,影响至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