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 你学不了“霸道总裁娇妻”秦海璐( 二 )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 , 银幕上演技专业的刀马旦 , 嫁给王新军的秦海璐 , 原来在生活中就是一部《霸道总裁爱上我》 。
在霸总文资深读者里 , 秦海璐也贡献了专业性 。 她在微博上批评了市面上流行的霸总文标题:“虽然我喜欢看霸总小说 , 但是各位大神起名字是不是换换样儿?比如这几个就不要再用了:1帝国老公xxx;2某少的契约娇妻;3盛世甜婚xxx;4双面总裁xxx……”
如愿成为“霸道总裁娇妻”的秦海璐认为结婚前和结婚后 , 自己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
“在我结婚前 , 人们看到的可能是极具性格标识的秦海璐 , 倍儿冷的一个样子 。 结婚后的这几年 , 人们看到的秦海璐是相对温和的 , 会说一些人生道理 。 ”
结婚后的秦海璐更踏实 , 也更从容了 , “真的 , 我跟你说实话 , 从跟我先生结婚之后我就没失眠过 , 五分钟就入睡 , 且一睡可以睡很久 。 我先生为此很嫉妒我 。 ”秦海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对人和人相处 , 她还有一套关于“接受度”的理论:“我的先生给了我很大的空间 。 假如在工作中有不愉快 , 回到家还要面对不愉快的家庭关系 , 不愉快就会加倍 。 我和我先生相处每天都很开心 , 心情愉悦了 , 对很多事情的接受度就提高了 , 都可以觉得没关系 , 无所谓 。 ”
秦海璐不自觉地用表演中的“人物关系”继续阐释:“两个人沟通时 , 如果一方回答说‘我特别理解你 , 但是……’一‘但是’ , 就是在转折 , 就代表有异议 , 是80%不接受的状态 。 如果是心甘情愿地接受 , 不是被压迫地接受 , 这就是一个人有很强的‘接受度’的表现 。 无论在工作中 , 还是在情感中 , 接受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 ”
影后
与真人秀里爱撒娇、喜欢“霸道总裁爱上我”剧情的秦海璐不同 , 她的业务能力在业界一直有着超高口碑 。
周迅在《红高粱》中与秦海璐搭档 , 一起拍戏数月 , 她曾聊到她在拍摄现场对秦海璐的观察:“海璐就在那儿看着剧本大概重复了两遍 , 大概有三四行的台词吧 , 她就几乎不差地就说下来了 。 ”
张嘉益曾与秦海璐合作《白鹿原》 , 他评价秦海璐:“一个用生命在演戏的演员 , 非常棒 。 用源自于内心的力量刻画每一个人物 , 极强的爆发力 。 跟她演戏的男演员一定要小心 , 弄不好 , 就把你演下去了 。 ”
毕业于中戏96级“明星第一班” , 同班同学有刘烨、梅婷、章子怡、秦昊、袁泉等一众优秀演员 , 秦海璐的起点也非常高 。 2000年刚毕业时她就凭借《榴莲飘飘》里饰演的秦燕 , 斩获了香港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演员等多个奖项 。
在接演《榴莲飘飘》的角色秦燕时 , 秦海璐有几分顾虑 , 她在中戏的老师常莉告诉她 , 角色不分好坏 , 她记住了这句话 。
高起点之后 , 秦海璐没有过多的迷茫 , 反而一直很稳 , 她全身心投入到或大或小的角色中 。
在《老酒馆》的拍摄现场 , 陈宝国看到一个女演员洗衣服的背影 , 道具上来 , 用的是冷水 。 这个人是饰演谷三妹的秦海璐 。 陈宝国后来评价她:“女演员 , 不怕破形象 , 她是(属于)人物的 。 演员演的是人物 , 不是自己 。 这就是演员 , 而且女演员 , 我很多年都没见过这样的 。 我当时记得跟谁说过一句 , 我说 , 这就是好演员 。 ”
谈到自己这些年对戏份理解的变化 , 秦海璐深有体会:“早期拍戏 , 导演有时在我的‘威胁’之下加了我想加的那部分戏 。 我在看自己的回放时发现 , 加的戏有点硌硬 , 其实是不对的 , 但是当时我可能觉得贼对 。 我后来就明白了 , 存在即合理 , 刻意存在即不合理 。 你要把自己演得合理 , 符合宏观的视觉、整体的剧情和故事走向 , 不只是你自己的戏份合理 。 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 不用给自己加戏 。 刻意去做就会有点博出位的感觉 。 ”
如今她对演戏更加游刃有余:“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角色 , 你的能力可以驾驭 , 可能一分钟的戏观众也会记住你 , 我没办法 , 有这个自信 , 所以我不在乎 。 我傲娇了 。 ”聊到这里 , 秦海璐笑了起来 。

图/秦海璐工作室
电影《悬崖之上》结尾 , 秦海璐饰演的王郁跟分别已久的两个孩子见面 。 没有过多背景音乐的铺垫 , 王郁一出场 , 眼神就令人触动:开始是疲惫而呆滞 , 随后是陌生 , 再开始辨认 , 最后拥孩子入怀 。 这个短暂的场景 , 被网友评价为“演技炸裂” 。
对于对待演戏不认真的人 , 秦海璐的容忍度为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