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 打开盲盒,里面竟是小动物,有的已死去( 二 )


早在半年前 ,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 , 就有商家推出“宠物盲盒”产品 , 售价几十到上千元不等 , 涉及猫、狗、仓鼠、乌龟等小动物 。 这些动物被称为“星期猫/狗” , 在打开盒子的那一刻 , 不少小动物已经在运输中闷死、饿死 , 甚至被盲盒中的其他小猫小狗咬死 。 即便存活下来 , 也因种种病毒 , 活不过一星期 。
在本次被发现的近160只小猫小狗中 , 有4只已经死亡 , 被抽检的30只猫狗均感染病毒 。 爱之家义工对本刊表示 , 被救助的不少猫狗携带猫瘟、犬瘟、细小等病毒 , 情况不是很乐观 。 而被发现时 , 这批动物没有相关的猫狗检疫合格证明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 运输动物的单位和个人 , 必须做好动物的免疫、消毒、检测等工作 , 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 附有检疫证明 。
值得一提的是 , 本次“宠物盲盒”事件发生后 , 在多家电商平台上 , 仍能搜索到“活物盲盒”“宠物盲盒”在售卖 , 有些销量甚至不降反增 。

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98元随机发货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 , ”5月6日 , 一宠物店的客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可发送韵达快递 。 另一宠物店的客服称 , 有专业的活体打包技术 , 可发中通快递或韵达快递 , 包运输风险 , 当被问到中通正在整改不收活体后 , 该客服改口 , 发韵达快递 。

明知是“灰色”交易 , 还铤而走险 , 皆因有利可图 。 “卖家为了挣钱 , 买家为了省钱 , 快递为了挣钱 。 ”微博上一条高赞评论表示 。 据了解 , 以这种低价售卖“宠物盲盒”的方式 , 有店家以30元一件的价格 , 一个月卖出了逾5000件 , 月入超过15万元 。

对此 , 有网友表示 , “为了利益贩卖生命 , 跟人贩子有何不同 。 ”“卖的人毫无人性 , 买的人助纣为虐 。 ”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现代商贸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浩兴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宠物盲盒”事件体现了盲盒经济的无序发展 , 有些人为了追求好玩 , 钻监管的漏洞 , “不管动物的死活 , 在没有防疫的条件下做这样的生意 。 ”电商平台也一样 , 为了追求利益 , 缺乏基本的道德准则 。
亟需监管虽然中通表示正在整改 , 相关部门也在调查“宠物盲盒”一事 , 但一些商家、平台仍在售卖“宠物盲盒” , 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对本刊表示 , 采用盲盒这种销售方式销售宠物 , 主要为了博取眼球 , 但漠视生命、缺乏道德意识 , 也隐含了潜在的风险 , 建议电商平台下架相关产品 。
在她看来 , 商家销售的盲盒内容物为活体动物 , 不适宜也不允许远距离、跨区域运输 , 而且缺乏检验检疫证明 , 可能造成疫病 , 威胁公共安全 。 此外 , 商家应具备相应的销售资质 , 一旦商品以次充好 , 出现商品质量问题 , 平台均负有监管责任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 , 宠物盲盒违反了相关规定 , 倘若电商平台明知道“宠物盲盒”违规 , 还不予以下架 , 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
在他看来 ,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行业监管 , 对违规平台加大处罚 。 如若不然 , 今天卖的是猫狗小动物 , 日后 , 会不会有更多的“灰色”盲盒出现 。
北京东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孔磊对本刊表示 , 如果经营者具有经营资格 , 有活物检疫证明 , 合法合理运输宠物 , 那么宠物买卖就是合法的 , 宠物盲盒只是买卖中的一种形式 。 但若经营者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 , 电商平台就不能“助纣为虐” , 应该加强平台监管 , 下架那些不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违法经营的“宠物盲盒”产品 。
他指出 , 平台作为中间方 , 有责任要求货主上传所售宠物的检疫证明并予以核验 。 至于快递公司 , 在明知我国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 , 且宠物没有检疫证明的情况下 , 仍然邮寄 , “这就属于知法犯法、利欲熏心了” 。
此外 , 更有业内人士表示 , 不能任凭“宠物盲盒”成为监管“盲区” , 国家层面要尽快架构起监管部门、网络平台、快递公司的责任与义务 , 制定出严厉的处罚机制 , 落实好实名、验视等重点环节责任 , 倒逼快递公司不敢轻易违规 。
“实际上对于这个行业是有监管的 , 但是属于多头管理 。 ”赵浩兴称 , 电商平台、商家、物流、动物均有相应的管理部门 , 然而在“宠物盲盒”售卖过程中 , 明显存在多头管理、多头不管的现象 。 他认为 , 工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有关部门应该联合执法 , 从商家、平台、快递等多方面着手 , 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 相应的管理部门就进行整顿和追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