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 暴涨80%下的废铜市场 大牛市要来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你们有铜机床吗?我们可以上门估价!”老赵是一名上海的废旧金属回收商 , 最近他正在朋友圈发回收广告 。
春节后 , 铜价不断创下新高 , 回收厂家满地找废铜 。 老赵也趁机在这一波行情中赚了一笔 。 他表示 , 春节前电缆铜价格每吨约为4万元出头 , 现在已涨至每吨7万多 , 涨幅近80% 。
随着铜价持续上涨 , 下游冶金、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压力也日益凸显 。 在此背景下 , 相对低廉、环保的废铜成为了“香馍馍” 。
业内人士表示 , 铜价大涨、企业用铜成本增加是再生铜资源走俏的主要原因 。 未来 , 海外铜矿资源枯竭、供应缩减是大势所趋 , “城市矿山”和再生铜资源市场将有无限潜力 。
下游电话打爆 废铜回收站“捂着不卖”
走近天津塘沽近郊的一家废金属回收站 , 废弃的铜线成摞成堆地放置在路边 , 阳光下金灿灿一片 。 曾经 , 这是无人问津的“城市垃圾” , 如今 , 它们是企业哄抢的宝贵再生资源 。
在彩钢板搭起的仓库里 , 上海证券报记者看到 , 门口是黑乎乎的废弃电缆线 , 被几个大麻袋凌乱地收纳着 。 沿着墙往里走 , 后面的白色麻袋里装满了黄灿灿的铜缆线 。 工作人员介绍称 , 这些都是从门口的电缆线里扒出来的铜线 。 曾经 , 这些铜线不值几个钱 , 现在 , 它们的身价可不菲了 。
“我们这个回收站已经
过去 , 回收商对废铜资源“爱理不理” , 都等着顾客主动上门询问回收价格 。 现在 , 他们开始主动开车去各地厂房 , 找含铜废品估价 。
上海的老赵回收的铜来自废弃机床、电缆、铜锅、以及各种旧家电拆除出来的零件等 。 他以自己的回收公司举例说 , 过去他每月回收加工后 , 铜最多卖一两万元 , 如今每月卖废铜能达到10多万元 。 “趁着这几个月铜价高 , 我把过去卖不出去的囤货都出货了 , 净挣了不少钱 。 ”
不过 , 更多废铜回收商自有一种“生意经” , 并不急着把囤积的废铜卖给中间代理商或下游炼铜厂 。
“现在的铜一天一个价 , 春节后一度滞销的电缆铜 , 现在价格都快翻倍了 。 ”来自佛山的废旧金属回收基地老板老孟称 。
老孟宁可积压一些废铜 , 等到价格哄抬至更高时一起卖出 。 他周围的回收商也嗅到了商机 , 尽管天天都有代理商、中间商打电话来要货 , 他们却还是捂着手里这批废铜 。
这样的“生意经”也下沉到基层环卫工人 。 据成都一位废品大数据服务商介绍 , 目前 , 成都许多环卫工人会有意识地寻找含铜易拉罐、电子元件等 , “捡这些玩意儿以前一天最多卖一两百元 , 现在可以卖三四百元甚至更多 。 ”
虽然废铜价格大涨 , 但不同回收站的销售利润却大相径庭 。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 , 同年前相比 , 最多的达到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 少的则仅有30%多 。 ZZ91再生网数据显示 , 截至12日 , 江浙沪地区主要废铜均价约为6.5万元/吨 , 较年初累计上涨32% 。
对此 , 上海有色网铜行业分析师吴新勇表示 , 决定废铜回收利润的主要因素在于回收时回收成本和出售时出货价格之前的价差 。 如果在年前铜价低点时回收废铜 , 并在目前铜价高点时出售 , 中间利润必然很可观 。
“精废价差”扩大 废铜经济性凸显
【铜价|暴涨80%下的废铜市场 大牛市要来了?】对于今年以来废铜紧俏的现象 , 平安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思然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从实用上讲 , 铜加工企业的许多产品既能以精炼铜为原料 , 也能以废铜为原料 。 废铜和精炼铜有价差 , 废铜价格往往没有精炼铜价格涨得那么快 。
天风期货研究所有色研究总监卫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今年以来 , 下游企业对铜的需求较为稳定 , 尤其是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景气度较高 , 对铜的需求量增大 。 而随着国际铜价持续上涨 , 废铜的经济性也得以凸显 , 由于使用精炼铜的成本过大 , 加工、冶炼企业倾向于加大废铜用量 。
推荐阅读
- 心脏 坚守航天生产一线!80后航天高级技师被称火箭心脏钻刻师
- 浙江省 浙江最低调的女富豪:80后白手起家,身价180亿
- Motorola Geekbench曝光Moto G Stylus 5G新机跑分:骁龙480+6GB运存
- nVIDIA 疑似RTX 3080 Super与RTX 3070 Super笔记本显卡曝光
- 高价 90后女孩5年内捡800斤陨石,面对每克1万元收购,她:一颗也不卖
- 人民币 人民币暴涨500点后,时隔14年,央行终于再度出手了
- 制造业 形势发生180度大转变!更多制造业或重返中国,中美角色直接互换
- 油价 油价要涨破天了!6月2日,油价迎来大幅暴涨,调价后全国地区油价一览
- 2021年6月2日:今日股票收益+1080
- 安-225 世界上最大的几架飞机对比,空客A380在其中也排不到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