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房叔 广东发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东莞常住人口破千万( 二 )
由 1.96%下降为 1.45% , 下降 0.51 个百 分点 。 第六号公报
一、城乡 [2
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 [3
中 ,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3436072 人 , 占 74.1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32576438 人 , 占 25.85%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 城镇人口增加 24408259 人 , 乡村 人口减少 2698881 人 , 城镇人口比重提高 7.97 个百分点 。 二、流动人口 [4
全省常住人口中 , 人户分离人口 [5
为 60635086 人 , 其中 ,市辖区内人户分离 [6
人口为 8568936 人 , 流动人口为 52066150 人 。 流动人口中 , 外省流入广东人口为 29622110 人 , 省内流动 人口为 22444040 人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 人户分离人口增加 23828437 人 , 增长 64.74%;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 6081542 人 , 增长 244.49%;流动人口增加 17746895 人 , 增长 51.71% 。 统计局解读稿一、十年人口增长超两千万 , 总量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 , 广东常住人口达 12601.25 万人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 , 全省常住人口增加 2170.94 万人 , 增长 20.81% , 平均每年增加 217.09 万人 , 年平均增长率 为 1.91% , 增速与上一个十年的年均增速(1.90%)基本持平 ,且略有提高 。 自 2007 年以来 , 广东连续 14 年常住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 , 占全国人口总量从 2010 年的 7.79%提高到 8.93% , 提高 1.14 个百分点 。 自 1953 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 , 广东常住人口总量呈 持续上升的态势 , 除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均增速最高 为 3.13%外 , 其余历次普查人口年均增速均在 1.90%-2.09%之间 ,人口增量基本呈上升态势 。 2000 年、2010 年、2020 年近三次普 查人口增量分别为 2359.25 万人、1788.14 万人、2170.94 万人 ,增量保持在两千万左右 ,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 与 2010 年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比较 , 广东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 主要有以下几 方面原因:一是“全面两孩”生育政策有效持续发挥作用 , 使广 东生育水平有所回升 , 自然增长人口逐年稳步增加 。 二是户籍机 械变动促进广东人口规模的增长 , 根据公安部门数据 , 2020 年 广东户籍人口 9808.66 万人 , 比 2010 年增加 1287.11 万人 , 年 均增长 1.42% 。 其中 , 省外户籍净迁入人数保持较高的水平 , 十 年来 , 广东省外户籍净迁入人口达 312.02 万人;三是经济社会 发展较快 , 吸纳了大量跨省流动人口 。 全省常住人口中 , 外省流 入人口(半年以上)达 2962.21 万人 , 比 2010 年增加 812.34 万 人 , 年均增长 3.26% , 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 分别比同期户籍 人口和常住人口年均增速高 1.84 个和 1.35 个百分点 , 外省流入 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也从 2010 年的 20.61%上升到 23.51% 。 二、广深莞三市人口超千万 , 常住人口进一步向珠三角集聚 2020 年 , 全省常住人口在 500 万人以上的市有 9 个 , 比 2010 年增加 1 个 。 广州常住人口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 达 1867.66 万人;深圳位居其后 , 常住人口为 1756.01 万人;东莞常住人口首次突 破 1 千万大关 , 为 1046.66 万人 , 迈入千万人口大市 , 使全省常 住人口超过 1000 万人的市从 2010 年的 2 个增加到 3 个 。 常住人 口在 500 万人至 1000 万人之间的市有佛山、湛江、茂名、惠州、 揭阳、汕头等 6 个 。 全省常住人口最多的 5 个市依次为广州、深 圳、东莞、佛山和湛江 , 合计 6318.34 万人 , 占全省常住人口总 量超过半数 , 比 2010 年提高 6.49 个百分点 。 人口进一步向珠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集聚 。 分区域看 , 2020 年珠三角核心区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总量 61.91%;沿海经 济带东翼、西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分别占全省常住人口总量的 12.95%、12.51%、12.63%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珠三角核心区人口所占比重提高 8.04 个百分点 , 沿海经济带东 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分别减少 3.16 个、2.10 个、2.78 个百分点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 常住人口增加 超 100 万人的市有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和中山等 6 市 ,均为珠三角城市群 , 分别增加 713.65 万人、597.58 万人、230.46 万人、224.64 万人、144.59 万人和 129.72 万人 , 上述 6 市常住人口增量合计 2040.63 万人 , 占同期全省常住人口增幅的 94.00% 。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快速 发展 , 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愈发频繁 , 人口集聚程度明显增大 。 珠三角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 经济增长速度及总量走在 全省前列 , 并依靠优越的区位优势、开放宽松的政策环境不断吸 引大量的流动人口 。 近年来 , 珠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 , 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显现 , 成为全省高端要素、高端产 业的集聚地 , 人口集聚为产业集聚夯实了基础 , 产业集聚进一步 强化人口集聚的趋势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 , 大湾 区建设将吸引更多的省内外人口集聚 。 在人口区域聚集的过程 中 , 各项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 区域文化不 断碰撞融合 ,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区域协调 发展持续有序推进 。 三、人口性别比升高 , 外省流入人口男性多于女性 全省常住人口中 , 男性人口为 6687.36 万人 , 占 53.07%;女性人口为 5913.88 万人 , 占 46.93%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 人口为 100)由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9.00 上升为 2020 年的 113.08 ,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01 个百分点 。 广东常住人口性别比升高主要是受外省流入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影响 。 从户籍人口来看 , 2020 年广东户籍总人口性别比为 104.97 , 比 2010 年下降约 1.2 个百分点 , 性别比趋于均衡状态;但外省流入人口性别比则从 2010 年的 125.49 大幅提高到 2020 年的 144.60 , 全省有近一半地市的外省流入人口性别比超过 140 以上 , 且外省流入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继续上升 , 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 2.90 个百分点 。 外省流入人口的性 别比高低与产业结构变化不无关系 , 广东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 ,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 , 对男性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 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上升 , 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全省常住人口中 , 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 口为 1978.29 万人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 每 10 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8214 人增至 15699 人 , 比全 国平均水平多 232 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由 17072 人增至 18224 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由 42913 人减为 35484 人;拥 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由 22956 人减为 20676 人 。 可见 , 拥有高中 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上升 , 而拥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 人口比重下降 , 人口素质得到持续改善 。 同时 , 文盲人口继续减少 。 全省常住人口中 , 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182.63 万人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 口普查相比 , 文盲人口减少 21.54 万人 , 文盲率也由 1.96%下降为 1.45% 。 具有较高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上升和文盲率的下降 , 反映出十 年来广东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基础教育 , 大力发展高等教 育、成人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 目前 ,广东 15 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为 10.38 年 , 比全 国平均水平高 0.47 年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 平 均受教育年限提高 0.83 年 。 较高的人口素质 , 为广东经济转型 尤其是创新驱动提供更多动力 。 五、少儿人口比重回升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全省常住人口中 , 0-14 岁人口占 18.85%;15-59 岁人口占 68.80%;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12.35% , 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8.58%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 0-14 岁人口的比 重提高 1.97 个百分点 , 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4.59 个百分点 ,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 2.62 个百分点 ,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 比重提高 1.79 个百分点 。 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 , 受生育政策调 整影响 , 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回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 健事业的巨大改善 ,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也不断改善 , 老年人口的 规模明显增长 。 从劳动适龄人口看 , 广东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居全国之首 , 劳 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依然庞大 , 全省 15-59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达8669.76 万人 , 总量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 1013.36 万人 , 增长 13.2% 。 广东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广东的跨省流入人口相对较多 , 外省流入人口中 , 劳 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达 90%以上 。 尽管 15-59 岁劳动年龄人口占全 省常住人口总量比 2010 年减少 4.59 个百分点 , 但仍比全国平均 水平仍高出 5.45 个百分点 。 广东人口红利仍继续存在 , 特别是 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 , 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 , 将有力推 动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 协调发展 。 全省常住人口中 ,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 12.35% , 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 8.58% 。 若按国际通行判断标准 , 广东早 在 2013 年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 但由于外省流入人口的年龄 结构相对年轻 , 使得广东常住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全国缓慢 ,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全国低 4.92 个百分点 。 老年人口带来的问 题是社会抚养比的不断上升、家庭养老负担的增大 , 在劳动年龄 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提高的背景下 , 广东 65 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抚养比也从 2010 年的 8.89%上升到 2020 年的 11.82% ,提高 2.93 个百分点 。 全省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 1556.51 万人 , 其 中 65 岁及以上有 1083.15 万人 , 庞大的老年人群体 , 增大了社 会和家庭的赡养压力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 广东经济发展活力持续保持 , 未来人民生活水平、卫生医疗条件将得到更进一 步的改善 , 人口预期寿命也将逐渐提高 , 人口老龄化程度将逐步 加剧 , 如何应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 , 是建设广东美好和谐社 会之重 。 六、城镇人口比重超过七成 , 流动人口快速增长 全省常住人口中 ,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343.61 万人 , 居住 在乡村的人口为 3257.64 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为 74.15% , 比全 国平均水平高出 10.26 个百分点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 查相比 , 城镇人口比重提升 7.97 个百分点 , 人口城镇化水平稳 步提高 。 此外 , 流动人口继续快速增长 。 全省人户分离人口为 6063.51 万人 , 其中 , 流动人口为 5206.62 万人 。 流动人口中 ,外省流入人口为 2962.21 万人 , 省内流动人口为 2244.40 万人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 人户分离人口增加 2382.84 万人 , 增长 64.74%;流动人口增加 1774.69 万人 , 增长 51.71% 。 十年来 , 广东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 城镇化建设取得显 著成绩 。 城镇人口比重的大幅提升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 口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 一方面 , 随着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 城乡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 城区镇区范围不断扩大 , 城镇人口的承 载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 省内越来越多居住在乡村的人口转移到城镇工作与生活;另一方面 , 大量的跨省人口来粤生活、工作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 。 然而庞大的流动人口 , 在为广东经济发展和社 会建设起着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 , 也对流入地有限的公共资源带 来挑战 , 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家庭养老、医疗待遇、子女入学等系 列问题日趋突出 。 因此 , 有效解决流动人口享有居住地义务教育、 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广东仍将任重而道远 。 七、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 , 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加 全省共有家庭户 4246.92 万户 , 集体户 422.25 万户 , 家庭 户人口为 11167.18 万人 , 集体户人口为 1434.07 万人 。 2020 年 ,广东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数为 2.63 人 , 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 口普查的 3.20 人减少 0.57 人 。 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由于广东生育水平保持在较低水平、 迁移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主要因素的影 响 , 随着家庭观念的变化、单人家庭户比重提高 , 生活水平提高 以及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 , 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越将明显 。 与此 同时 , 受传统习俗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影响 , 广东不同区域的家庭 户规模存在较大差异 。 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地区 以及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户均人口规模分别为 2.32 人、3.63 人、 3.25 人和 3.01 人 。 全省常住人口中 , 汉族人口为 12126.04 万人 , 占 96.2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475.21 万人 , 占 3.77% 。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 268.87 万人 , 所占比重 上升 1.79 个百分点 。 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加 , 年均增长 8.70% ,充分体现了在粤各民族全面共同发展的面貌 , 2010 年第六次全 国人口普查广东已经是 56 个民族齐集的省份之一 。 十年来 , 广东人口发展趋势发生深刻变化 , 人口总量保持稳 定增长 , 人口素质稳步提升 , 劳动力总规模依然庞大 , 人口集聚 进一步增强 , 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 但也面临人口总量压力犹存、 人口结构老龄化等风险的挑战 , 人口发展已进入重要转折期 。 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推荐阅读
- 广东有哪些比较出名的生产生蚝的地方
- 红牛 广东富豪的饮料帝国:146万买下亏损小厂,如今价值390亿
- IT 钟南山为气膜方舱实验室打气:坚决打赢广东这场疫情防控硬仗
- 越南 越南的野心有多大?越南的目标是在经济总量上超过广东!
- 虾酱咋使用
- 广东省 中国人存款统计新鲜出炉:哪个城市的人钱多,人均存款是多少?
-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 党建引领富力创新发展 打造CBD楼宇党建特色品牌
- 我在台州,红木家具去哪买比较好
- 广东税银 广东省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促进省内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 广东税银 办实事 ·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延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