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生命寻踪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地外生命寻踪》带你了解火星更多信息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15日7时18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中国航天器首次奔赴火星,就“毫发未损”地顺利出现在遥远的红色星球上,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好书推荐
文章插图
《地外生命寻踪》
欧阳自远 王乔琦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地外生命寻踪|“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地外生命寻踪》带你了解火星更多信息】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和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文章插图
就目前我们掌握的技术而言,除火星之外的 5个天体距离地球都较远,探测难度大、成本极高,即便是以探测器飞掠这种成本相对较低的形式,面临的困难也极大,前文所述的“卡西尼-惠更斯”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这 5个天体的生命奥秘,多半潜藏于地表之下的广大海洋(谷神星地表之下有没有海洋还不能完全确定)之中。这就意味着,要想真正了解它们的环境,就必须通过某种形式深入到冰盖之下,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第一手资料。当然,我们现在对地球南北极的探测,尤其是对南极冰盖下环境的探测可以算是一种很好的演练。然而,一旦把这种情景放在数亿千米之外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下,情况究竟如何就很难说了。
至于以载人登陆的形式直接对上述 5个天体展开探测,那恐怕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看得见的场面了。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可行性角度上说,火星无疑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地点。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此外,大气层也会对航天器的发射、着陆造成障碍,而月球没有大气,这点也会节省大量成本。另外,月球上战略资源丰富,硅、铝、稀土、贵金属等重要资源,在月球上均可就地取材。月球上还富含地球极为稀缺的氦-3,而氦-3可以充当可控核聚变的重要优质燃料。
因此,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成本上说,月球都是地球人类步出摇篮,迈向广袤宇宙的第一步。那么我们要如何改造月球,才能让它满足我们对未来航天事业和深空探测的需要呢?
文章插图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因为月球自身质量、引力实在太小,根本留不住大气,所以要想把月球改造成类似地球这样生机盎然的蓝色星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至少以我们目前掌握的技术条件还难以企及这样的宏伟目标。
比较现实的目标是,先在月球上建立小规模人类基地,基地内部实现生活物资基本自给自足(或者定期从地球输送),将月球作为未来深空探测的发射基地和中转站。
文章插图
与月球不同,火星具备成为下一个地球的客观条件。人类有希望在未来几个世纪中将火星改造成一个适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绿色星球。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再来简要回顾一下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火星与地球同处太阳系宜居带中,火星的大小和质量与地球相仿,火星日与地球日时长相若,火星与地球的轨道倾角相似,四季变换类似……太阳系内再没有比火星更可能成为下一个地球的行星了。
当然,火星与地球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其中有不少区别直接导致了火星没能成为地球这样生机勃勃的星球。因此,改造火星的重点就是想方设法改善这些不利于生命的因素,其中包括低温(火星气温在-87~-5 ℃)、低引力(火星引力仅为地球的 1/3)、稀薄大气(火星大气压仅约为地球的1%)等。
文章插图
要想移民火星,对火星客观环境的改造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然就是登陆火星的主体——我们人类——的身心改造。由于从地球奔赴火星的旅途漫长,一次载人登陆火星的往返任务耗时良久。这对长期居住在地球之上的人类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推荐阅读
- 发射 金星上有生命吗?NASA一口气发射2个探测器,谜题即将揭晓
- 孕育 银河系中为何只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这里告诉你答案
- 海卫一 金星生命之谜有望破解!NASA斥资10亿美元,资助2个金星项目
- 项目 美国航天局宣布两大金星探测项目!每项5亿美元,将求解地球“姊妹星”难有生命之谜
- 二氧化碳 以地球为基础探寻外星生命,氧气才是关键错,甲烷才是“必须”
- 物质 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心发现生命基础物质
- 神经细胞 宇宙是生命体的大脑科学家猜测,它或许还只是一个“婴儿”
- n添加新证据科学家或发现第1个生命天体,NASA计划4年后搜寻
- 探测 除了行星之外,距地12亿公里的这颗星球,或也能孕育生命
- 还原性 地球是碳基生命的天堂,而宇宙更适合硅基生命,硅基生命什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