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人造”古城、“商业化严重”,中国的古城游会凉吗

山西省 “人造”古城、“商业化严重”,中国的古城游会凉吗

文章图片

山西省 “人造”古城、“商业化严重”,中国的古城游会凉吗

文章图片

山西省 “人造”古城、“商业化严重”,中国的古城游会凉吗

近几年 , 以山西为首 , 包括河北、山东、湖南、云南、福建、辽宁等省都推出了古城类旅游景区 。 其中以山西最多也最为典型 。 仅最近山西就有大同古城、忻州古城、太原古县城等一批古城类景区陆续向游人开放 。
【山西省|“人造”古城、“商业化严重”,中国的古城游会凉吗】这些古城都是采用公司化、商业化运作的景区类古城 。 对此 , 有部分人以这些古城都是“人造”的、且商业化太厉害为由 , 认为这些地方不值得去 , 并认为这种模式无法持续下去 。 这种看法对吗?今天以山西的古城为例分析一下 。

关于“人造”古城首先 , 除了地质景观类的鬼城外 , 所有的城都是“人造”的 , 不论是列入世界遗产的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 还是最近开发的大同古城、太原古县城 。 因此 , “人造”古城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 因此 , 有些人会换个说法 , 叫“假古城” 。
古城 , 必须有的是建筑 。 关于真假这个问题 , 笔者更倾向于将那些古城建筑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民国或更早的时候建成并一直留存下来的老建筑;第二类是现代人使用(或基本使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建造的中国汉族传统风格的土木建筑;第三类是现代人用钢筋混凝土建设 , 外墙刷成青砖图案或贴一层青砖图案墙纸的仿古建筑 。
第一类 , 不用说那就是纯正的古建筑;第二类 , 笔者认为称其为中国传统风格建筑更恰当;第三类 , “货真价实”的假古董 。 对于现代人建中国传统风格建筑 , 笔者认为并无不妥 。 至于有些人说的 , 真古董才会看 , 笔者认为此言实属伪命题 。

只看“真古建”有些人说“人造古城”不值得看 , “真古董”才值得看 。
作为集中了全国70%古建筑的山西 , 古建筑遍布全省 。 如中国仅存的三座唐代土木建筑均在山西 , 然而这些国宝建筑却始终游客寥寥 。 有人说它们在深山或乡村 , 太远了 , 交通不方便 。 我们看几个交通便利的古建筑的现状 。
太原市中北大学旁边有个窦大夫祠 , 是一个囊括了元、明、清、民国四个时期建筑的庞大古建筑群 , 特别是主殿的藻井极为精美 , 前往的公交很方便 , 驾车也不远 , 却始终门庭冷落 。 太原市中心五一广场旁边有明清时期的道教建筑纯阳宫 , 有九宫八卦院的独特建筑格局 , 宫内还藏着一级国宝、禁止出境文物——常阳天尊像等珍贵文物 。 就是这么一处交通特别便利 , 同时又集多重国宝于一身的古建筑群 , 同样游客寥寥 。

事实上 , 多数人逛古城就是图个吃喝玩乐、图个热闹 , 体验一下古代的氛围、与商业综合体不一样的感觉 。 有几个人是因为懂古建筑、爱古建筑而去古城的?别说“昂”、“悬鱼”、“普拍枋”等古建构建多数会听着一脸懵 , 就是基本的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等基础的古建常识也没几个人晓得 。 至于分辨一下明代官式建筑、清代官式建筑有何区别 , 就更摸不着头脑了 。
因此 , 古城类旅游 , 最重要的是运营 。 至于建筑本身 , 只要不是假的离谱就没问题 。 说到运营 , 就涉及到商业化了 。
关于商业化有些人认为古城商业化后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感觉 , 因此不会长久地吸引游客 。 没有商业化的古城才会有吸引力 。
这又是一个伪命题 。 山西没有商业化的古城很多 。 如太谷老城、汾城古城、崞阳古城 , 等等 。 然而 , 有几个人会专门去这些古城游玩?没有商业化意味着没有较大的接待能力 , 意味着没有太多可逛的地方 , 更意味着没有知名度 。 那些未经商业化的古城 , 吸引的只是有情怀的一小部分人 , 是极为小众的旅行目的地 。 除了太谷交通相对便利 , 还略有知名度外 , 说到汾城、崞阳等 , 有多少人的大脑中会闪现出一堆问号?

太谷老城
会凉吗?古城类旅游 , 涉及两个核心部分:建筑本身、运营 。
在建筑方面 , 只要不是假得离谱 , 就没问题 。 比如现代建的中国传统风格建筑 。 在此基础上 , 运营就成为古城旅游成功与否的关键 。
这方面 , 不论是山西省内 , 还是国内其他省份 , 都有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 现在新开发古城的运营方 , 都会充分总结、借鉴这些案例的经验和教训 , 在自己的运营过程中 , 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运营模式和运营理念 。 因此 , 新开发古城运营成功是大概率事件;各景区相互学习借鉴 , 越办越红火也是大概率事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