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 送别两位科学巨匠: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

贵阳网 送别两位科学巨匠: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

文章图片

贵阳网 送别两位科学巨匠: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

这是让亿万中国人无比悲痛的一天——5月22日 ,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杂交水稻之父”相继离世 。 一日之内痛失两位院士 , 人们的哀思如潮水般奔涌 , 向两位科学巨匠致以崇高敬意 。

2013年8月19日 , 袁隆平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 新华/传真
他们的功勋 , 我们永远铭记 。 作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 袁隆平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 ,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 。 作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 , 吴孟超创立了肝脏“五叶四段”理论 , 使肝癌手术成功率由16%提高到98%以上……一个是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 , 一个是救人无数的大医 ,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追求卓越 , 为国为民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 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

年近90的吴孟超在手术后分析患者的核磁共振结果(2011年4月13日摄) 。  新华/传真
他们的精神 , 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 因为袁隆平 , 我们看到了“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志向 , 感悟到“心在最高处 , 根在最深处”的境界 , 感动于“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深厚情怀 。 因为吴孟超 , 我们领略了“于时闯肝胆 , 慷慨创新生”的担当 , 感慨于大爱无疆、生命至上的仁心 。 无论是对国家的热爱 , 对事业的执着 , 还是对生命的敬畏 , 对后辈的关爱——正是炽热如火的赤子之心 , 让他们的人生精彩绽放 , 达到了世人景仰的精神高度 。

5月22日 , 在南华大学 , 大学生点亮烛光送别袁隆平院士 。  新华/传真
“有些人 , 伟大到我们以为 , 他们没有生老病死” , 正因如此 , 两位科学家的离世 , 才会如此拨动人们的情感之弦 。 5月22日下午 , 当灵车缓缓驶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路边聚满了闻讯自发前来送行的市民 , “袁爷爷 , 一路走好”的呼喊不绝于耳 。 “我追的星陨落了 , 救活无数人的老人 , 永远怀念您”——这是人民对良医的缅怀 , 也是时代对奉献者的回答 。 “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 , 还有今天的‘90后’顶上”——这是青年与前辈的对话 , 也是后来者接力奋斗的誓言 。
斯人已逝 , 精神不朽 。 两位科学巨匠离去 , 留下无尽的思念 。 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 , 守护着这片热土 , 照亮我们砥砺前行的漫漫征途……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
新华社长沙5月22日电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渠道获悉 , 5月22日13时许 ,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 , 在湖南长沙去世 , 享年91岁 。
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 , 从事杂交水稻研究50多个春秋 。 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 , 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
近二十年 , 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 , 不断刷新产量纪录 。 直到今年年初 , 袁隆平院士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 。
“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一生的梦想 , “发展杂交水稻 , 造福世界人民”是他的孜孜追求 。 近年来 , 杂交水稻在国内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 , 每年在海外的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 。
吴孟超院士逝世
【贵阳网|送别两位科学巨匠: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新华社上海5月22日电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 , 因病医治无效 , 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 , 享年99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