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 “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孙泽洲:专门为着陆失败做了准备( 二 )
为模拟火星开伞
专门研制发射火箭弹
火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决定了大约每隔26个月,有一个最佳发射窗口,这时航天器从地球出发到达火星所需要的转移能量最少。
为了赶在2020年的最佳发射窗口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孙泽洲带领团队远赴新疆戈壁、内蒙草原进行大量外场试验,建造火星环境模拟试验设施,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
文章插图
孙泽洲: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伞用飞机拉到空中,然后把伞一扔就行。对进入地球的航天器来讲,用这种方式验证这个伞可以,但火星大气比较稀薄,我们要在距离地球地面30多公里高度的情况下进行模拟,才能跟进入火星时大气密度比较相似。我们为了验证这个伞,新研制了一枚火箭弹,把伞装到模型上去,通过火箭弹把它打到我们要求的30—50公里的高度,火箭弹再把它分离出来。这个伞和模型之间再用我们的程控来控制,进行开伞,模拟在火星上开伞的过程。
“未来的行星探测,
要选出30岁的总师”
【 探测器|“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孙泽洲:专门为着陆失败做了准备】34岁担任副总设计师,38岁担任系统总设计师,如今51岁的孙泽洲已经作为总师放飞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三个深空探测器。从“奔月”到“探火”,正是千千万万和孙泽洲一样的航天人不断问天,推动着中国探测器一步步远行,探索深空的奥秘。
文章插图
孙泽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来到五院,那时候任务真的很少,一年发射不了一颗型号,后来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期,这个发展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到现在我们也在重视这方面,大胆地给年轻人压担子,给他们更多的信任,那天我还说,以后的深空探测真的需要80后,甚至要让更年轻的人担当主力。为什么这么说?像我们现在到月球几天的飞行,到火星几个月的飞行,到木星几年的飞行,以后要到天王星、海王星,那可能需要几十年的飞行。
采访人员:我入职的时候它飞走,我退休的时候他才到。
孙泽洲:所以我们开玩笑,下回更远的行星探测我们一定要选一个30岁的总师,要不然等飞到了,总师都退休了。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高晨晨
流程编辑 邰绍峰
推荐阅读
- 发射 金星上有生命吗?NASA一口气发射2个探测器,谜题即将揭晓
- 交付 沉了!这艘刚交付的“新”船只跑了3次!船东将遭起诉和高额索赔
- 速度 宇宙中比光速更快的四种“速度”,你都知道几个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太空飞行 鱿鱼宝宝和“水熊”将成为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微型宇航员
- 外延片 “江西造”登陆火星!
- 主播 闻“象”而动的直播歪风必须狠刹
- 古镇 四川一“避暑古镇”火了,距成都仅22公里,游客:来得值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