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晨报 遇难者女儿痛哭:通过视频认出父亲!前六名选手仅一人幸存( 二 )


5月23日9时50分许 , 噩耗传来 。 “妈妈接到工作人员电话 , 说我爸爸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 , 妈妈打了好几个电话确认后 , 才告诉我 。 ”面对这一消息 , 陆女士悲痛不已 。 “22日白天就看见了我爸爸 , 为什么凌晨才通知我们爸爸失踪了?”
目前 , 陆女士正在赶往甘肃的路上 , 对于即将面对的一切 , 她很茫然:“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到了兰州以后 , 会见到哪些人 , 该去哪里才能见到我的爸爸 , 没有人告诉我们 。 ”
回忆起父亲生前的故事 , 陆女士说:“他很爱护我 , 他是一个很正义的人 ,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 。 他还是一个很勇敢的人 , 一直做着他喜欢做的事 , 到处参加马拉松比赛……”

受访者供图

“得知他要去参加这场比赛时 , 我们都觉得很正常 。 “陆女士称 , 她今年21岁 , 还在读大学 , 父亲今年52岁 , 身体很好 。
“他去重庆参加马拉松时 , 还跟我说以后要来我读大学的城市跑一次马拉松 。 ”提及此事时 , 陆女士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 失声痛哭起来 。
在这场百公里越野赛中 , 陆女士失去了父亲 , 经历了慌乱、悲痛、茫然之后 , 她不禁连环发问:“赛前难道没有预测天气?赛程中难道没有设补给站点?为何没有人守在赛程路段?”一连串的疑问 , 在她的脑海中反复出现 , 却没有答案 。
“看着那些照片和视频 , 爸爸的手冻得发紫 , 我多想暖暖他那双冰冷的手 。 ”陆女士几次哽咽地说着 。
杭州大神跑者亲历:
有人失温、有人迷路 , 我至今瞒着家人
杭州本地有名的大神跑者王新(化名)也去甘肃参加了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 , 好在 , 他中途退赛 , 目前安全无恙 。


王新的运动轨迹

  • 风景比较好 , 难度也不大 , 还有补助
“这个比赛已经办了三年 , 今年是第四届 , 我本来去年就想去 , 可后来没时间参加 。 听跑友说风景比较好 , 而且在规定时间完赛就有1600元补助 , 报名费是1000元 , 我想着免费旅游一下黄河石林挺好的 。 ”今年 , 在这场比赛报名结束前的最后一天 , 王新报了名 。

比赛前 , 王新特意咨询过前几届的跑友 , “他们说的是 , 从第二个打卡点到第三个打卡点要爬坡 , 前几届比赛是比较热 , 所以比较缺水 。 但从爬升的角度来说 , 不是很难 , 比杭州100公里越野赛的爬升要小 , 而且主要也只有第二个打卡点到第三个打卡点这段在爬山 , 当时我想着比赛应该不难 。 ”
  • 天气突变
路标都被吹走 , 一度走到悬崖边
谁知 , 天气突变 。 王新说 , 赛前自己也看了天气预报 , “说是阴天 。 ”比赛在位于“22拐”山顶的景区门口广场开跑 , 王新记得 , “开赛前风很大 , 运动员都穿得比较少 , 我们先到的都躲在景区购票大厅坐着 , 大厅顶上吹得呼呼响 , 开赛前15分钟 , 到开赛拱门前了 , 风还是很大 , 发令台的背景板感觉都要被吹倒了 , 剪开了几个大洞 , 才稳固住 。 ”

王新回忆说 , 早上9点开赛后 , 先是一路下坡 , 自己刚跑“22拐”时 , 风还是特别大 , 许多选手的帽子都吹了 。 到豹子沟景区门口 , 有一些上坡 , 在峡谷里沿着沟跑 , 跑在前面的都是一些马拉松和越野高手 , 王新决定跟一跟 。

黄河石林22拐 , 刚开始的赛道
当王新跑过CP2(第二个打卡点)时 , 下起了大雨 , “风也很大 , 风夹杂着黄河边的沙子很难受 , 有时眼睛都眯住了 。 ”王新拿出了自己准备的一次性加厚雨衣 , “这不是强制性装备 , 但因为2016年我在张掖跑100公里越野赛时失温过 , 所以准备了雨衣 。 ”

石林的山光秃秃的 , 只有矮草 , 没有大树 。 王新说 , 刚开始时 , 自己还能在矮草上看见绑的红色丝带 , 和山顶插的旗 , 也就是路标 , 可越往上走 , 风也越来越大 , 草上的路标被吹走了好多 。 “因为我在前面 , 前后也没几个人 , 有时 , 停下找路标要找很长时间 , 我的双手冻得又红又湿 , 虽然手机里有轨迹 , 但风太大 , 几乎能把人吹走 , 我也不敢拿出手机 。 ”七八级的风 , 夹杂着雨和坡上的沙子 , 有段时间还有雪粒 , 王新感觉自己的脸好像在被刀割 。 “有好几次 , 我往左走找路标 , 都走到了悬崖边 , 吓得赶紧又退回右侧 , 直到看到右手沟下面有两个选手在躲风雨 , 我也跟着下去躲避 。 ”

红丝带路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