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为爱”,医学界与爱谱基金会启动大型癌症患者关爱项目
立足肿瘤患者 , 持续为“爱”发力
2021年5月28日 , 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后文简称爱谱基金会)与医学界传媒共同发起的“医心为爱”——大型癌症患者关爱项目启动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后文简称启动会)圆满举办 。
本文插图
签约仪式现场(左:医学界传媒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医学官陈婕女士;右: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会长、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教授)
此次医学界与爱谱基金会“强强联手” , 将汇集国内多地域、全癌种顶级肿瘤医院和专家资源 , 产出原创优质、体系化、多形式的患教内容 , 同时进行多平台宣发 , 旨在于提高我国肿瘤患者疾病认知水平 , 助力规范癌症诊疗规范化 , 提升中青年医生医患沟通能力 , 造福更多癌症患者和家庭 。
立足肿瘤患者 , 持续为“爱”发力
启动会上 , 医学界传媒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医学官陈婕女士致欢迎辞 , 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践行医学界“服务医者 , 改善医疗”的宗旨 , 推动患者教育以及人文关怀的高质量发展 , 共同助力肿瘤患者的康复事业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相关数据 ,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 , 死亡人数300万例 ,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 。 更严峻的是 , 上述情况还在加剧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 到2022年和2030年 ,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公众知晓率需达到70%和80% , 实现“规划纲要”所提出的要求并非易事 , 需要联合全社会的力量 。
陈婕女士精彩视频
陈婕女士说道:“医学界作为国内医疗媒体的领军者之一 , 有能力更有责任在此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 我们将联合平台上数十万肿瘤医生 , 并联结学协会和公益组织的力量 , 将更系统、更科学、更具传播力的肿瘤患者教育内容传递给公众 , 让他们了解正确的防癌抗癌理念和技能 。 ”
本文插图
陈婕女士接受采访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会长、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教授表示:“与医学界这样的媒体‘强强联合’ , 能通过新的传播方式 , 丰富、深入、便捷地对肿瘤患者及家属进行肿瘤全方面教育 , 不仅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提升患者诊疗配合度 , 还有利于推动医院诊疗服务质量提升 , 促进中青年医生的规范诊疗以及能力建设 , 更能加强癌症防控体系 , 提升全民健康认知水平 。 这也是我们和医学界共同合作 , 启动‘医心为爱’肿瘤患者关爱项目的意义所在 。 ”
史安利教授精彩视频
本文插图
与会嘉宾合影
积极响应号召 , 全面开展患教活动
近年来 ,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中国的高发疾病 , 且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 。 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任务刻不容缓 。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和肿瘤的防治事业 。
陈婕女士介绍 , 本项目将涵盖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淋巴瘤等中国高发瘤种 , 包含患者教育电子书、癌症日/月相关策划、“医”面之缘——医患对谈人文节目、系列线上/线下患者教育会和义诊以及具有创新性的患者/大众癌症教育项目等 , 并汇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烨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翟博教授等众多肿瘤专家担任 “健康宣传大使” , 共同持续推动患者关爱活动 。
例如 , 在刚刚结束的2021全国肿瘤防治周期间 , 医学界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的12位肿瘤领域顶级专家与对应患者代表发起12场直播 , 3大头部媒体平台联合发布 , 总播放量超百万 , 获得深远社会反响 。
“医心为爱” , 共沐新生
我国人口基数大 , 幅员辽阔 , 各地发展尚不均衡 , 肿瘤患者众多 , 需要医生的关注和关爱 。 其中 , 患者教育是重要方式之一 , 通过为患者传播正确的癌症防治知识 , 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医患矛盾 , 让肿瘤患者了解肿瘤、知晓治疗原理、明确规范治疗的必要性以及个体化治疗的科学依据 , 进而主动、积极地配合诊疗 。
医疗健康知识的普及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 本次患者关爱项目及战略合作的开展将传播正确、专业的健康知识 , 传递社会各界的爱心 , 推动癌症防治事业的发展 , 改善医疗环境 , 助力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早日实现!
推荐阅读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把子宫肌瘤“吃掉” 治疗子宫肌瘤的食疗药膳方
- 血脂高脂肪肝吃什么好呢?
- 吃什么美容养颜 5款“女人如花”食疗法
- 月经不调食疗方 吃对了做“正常女人”
- 盘点冠心病患者饮食的“四忌五宜”
- 十月的“专属药”竟如此便宜
- “枸杞”搭一物抗衰老 胜过唐僧肉
- 患有痔疮能吃香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