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场 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一举解决了牛顿经典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学之间的矛盾,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狭义相对论”并不适用于万有引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爱因斯坦又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广义相对论”。
引力场 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文章插图

引力场|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指出,一切具有质量的物体都会让它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一个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周围时空的弯曲程度就越高,在这种弯曲的时空里,物体将会沿着测地线进行运动。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引力场 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文章插图

如上图所示,地球在被太阳弯曲的时空里沿着测地线运动,这看上去就像是地球被来自太阳的力吸引一样,但事实上,这种现象的本质却是时空弯曲的表现(注:因为我们无法描绘出四维时空是如何弯曲的,所以上图所表示的情况其实是减少了一个维度的效果)。那么这种时空弯曲与物体运动之间具体是什么关系呢?对此,爱因斯坦给出了著名的“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如下图所示)。
引力场 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文章插图

简单地讲,该方程的左边表示的是时空的弯曲情况,右边表示的则是物质及其运动状态,爱因斯坦预言,宇宙万物都应该按照着这个规律来运行(“广义相对论”中的“广义”二字,也就是来自于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过去的日子里爱因斯坦的预言已经被多次证实,但严谨的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一直试图寻找更加强有力的证据,比如说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验证“广义相对论”的准确性。
引力场 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文章插图

在宇宙中,中子星是我们已知的密度仅次于黑洞的一种天体,如果把太阳压缩成中子星的密度,那么太阳的半径将从70万公里缩小为10公里左右。高度致密的中子星会表现出非常强大的引力场,根据理论计算,中子星表面的逃逸速度最高可以达到光速的一半(每秒钟15万公里),如果我们在距离中子星表面1米处,让一个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当这个物体落在中子星上时,其速度就可以达到每小时大约100万公里。
很显然,中子星的极端引力场是验证爱因斯坦的预言的理想目标,于是一个由曼彻斯特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纪洛姆.瓦赞博士(Dr. Gillaume Voisin)领导的研究团队就将目光投向了一颗遥远的中子星。这颗中子星位于金牛座,距离我们大约4200光年,属于一个名为“PSR J0337 + 1715”的三合星系统,除了这颗中子星之外,在“PSR J0337 + 1715”系统里的还存在着两颗白矮星,其中的一颗与中子星做相互环绕的运动,而另一颗则远远地围绕着它们运行。
引力场 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文章插图

根据伊洛姆.瓦赞博士的介绍,之所以选择这颗遥远的中子星,是因为它是一颗高度磁化并且以极快速度旋转的中子星(这种中子星被称为脉冲星),观测数据显示,这颗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366圈,每转一圈,就会产生一道强大的射电脉冲,随着这颗中子星位置的改变,到达到地球射电脉冲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通过对这种变化的精确测量,科学家们就可以准确地得到这颗中子星的相关状态。
引力场 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文章插图

验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实际观测到的数据与“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情形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符合就说明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反之则表明爱因斯坦的理论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广义相对论”大厦的倒塌。
经过了长达6年时间的观测,该研究团队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他们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这颗中子星的实际情况与“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情形之间的差异不超过百万分之1.8(置信度为95%),这称得上是“完美的契合”了。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这颗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引力场 爱因斯坦的预言又对了一次,遥远的中子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问世以来,“广义相对论”受了很多次考验,但相关证据大多都在毫米尺度和太阳系尺度之间,而此次的研究成果则是来自于中子星的极端引力场,因此可以说,这个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正因为如此才有人感叹道:“想要证明爱因斯坦是错误的,恐怕是越来越难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