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 行星是球形的,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如果你曾经见过我们星系的行星照片,或者是将它们排成排审视一番,那你可能会发现某个有趣的事情——所有的行星都是球形的。自然地,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行星是圆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行星的形成过程和引力的作用方式之中。
观测 行星是球形的,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当岩石、气体和尘埃开始在太空中互相碰撞的时候,其中一些碎片可能会粘在或聚在一起。随着这些岩石、尘埃和气体的聚集,它们开始形成自己的引力,这引力会维持它们粘聚在一起。这些正在形成的行星,它们的温度极高,而且通常处于熔化状态。
观测 行星是球形的,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引力开始作用于高温熔化的物质。引力在所有方向上牵引着物质。由于引力来源位于物质的正中心,所以物质被巨大引力均等地拉向质心。正因为物质被均等地拉向质心,所以聚集在一起的大量物质开始呈现球形。
观测 行星是球形的,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随着大而重的物质沉向中心,内部熔化的物质和压力开始向外挤压。向内部推进的重量和内部对外的压力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平衡。这种平衡通过球形这个形状得以产生和维持。
当物质冷却下来,它保留了球形。这就是行星是球形的原因。然而,它们的形状并不完美。由于行星的自传,在它们球体的表面会有隆起。行星转得越快,隆起就越大。这意味着,较之与其他行星,自传更快的行星的形状会更加不是球形,可能呈扁平化。此外,外来物体撞击行星,会在行星的表面层上留下陨坑和鼓包。
观测 行星是球形的,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作为对比,可以参考小行星的形状。小号的小行星通常不是球形的。实际上,它们的形状是锯齿状的、破碎的、不规则的。这是因为小行星的引力非常小。引力小也意味着它们不能把周围的物体均匀地拉向自己的中心。总而言之,小行星与大行星不同,它们不是球形。
观测 行星是球形的,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行星是球形的原因是引力让所有物质均匀地聚集在引力中心,但并非所有行星的形状都呈现为完美的球形,它们在形状方面和表面层皆有残缺,但大致上保持球形。
行星是围绕着恒星或恒星遗迹公转的天体。它的质量大到足以产生让自己维持圆球状的引力,但又不足以产生热核聚变。同时,行星清除了邻近的星子区域。
“行星”一词十分古老,与历史、星相学、科学、神秘学和宗教皆有关系。太阳系内有五个行星可用肉眼直接看到。在早期文化中,这些行星被认为具有神性,或者就是被认作天神的信使。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行星的看法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正式通过了定义太阳系内行星的决议。新的行星定义是有争议的,因为它基于对公转中心的要求,将很多具有行星质量的天体排除在外。尽管在1950年之前发现的行星天体中,有八个仍属于现代定义中的“行星”,但有些天体,例如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都位于小行星带),以及冥王星(第一个被发现的海外天体),这些曾经一度被科学界当作行星的天体,然而现在已经不再被视作行星了。
观测 行星是球形的,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托勒密曾认为其它行星沿着均轮和本轮围绕地球运动。尽管行星绕太阳的思想已经被多次提出,但直到17世纪,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进行了第一次望远镜天文观测之后,才得到证据支持。大约在同一时间,通过对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收集的前望远镜观测数据的仔细分析,约翰内斯·开普勒 (Johannes Kepler)发现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随着观测工具的进步,天文学家发现,就像地球,其它行星会进行带倾角的公传,而其中的一些行星也具有冰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自步入太空时代,空间探测器的近距离观测发现了地球和其它行星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比如火山活动、飓风、板块构造,甚至水文特性。
观测|行星是球形的,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spacedictionary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