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时节 端午风味
作者:晏藜(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
端午节临近夏至 , 时节至此 , 万物繁盛 , 总觉得天地间诸般景致的色彩要比其他时节浓郁许多 。 斑斓之外 , 端午还生机勃勃地冒着气儿 , 这气息中夹杂着此时草木果蔬特有的清香 , 是四时生活里溢出的好滋味 。
这滋味最先被记忆在唇齿舌尖 。 端午时节带给人们最难忘的美食 , 首屈一指当然是粽子 。 芦苇也好箬叶也好 , 此时都被春夏一日胜过一日的阳光养得翠绿欲滴 。 人们将它们摘下 , 仔细清洗 , 再将糯米团在当中裹成尖角状 。 被草木仔细包裹后的糯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 搭配上蜂蜜的清甜 , 再加上豆沙、蛋黄之类做成的馅儿 , 就是此时最应景的美味了 , 同时也给节日带来寻常却又层次分明的仪式感 。 画家陈树中的《野草滩 , 端午粽香》最易牵动的正是人们对粽子的怀恋——漫漫长夏 , 风物悠然 , 包粽子的妇女正在忙碌着 , 此刻她们最心心念念的 , 便是要凭借这双手制成香粽 , 把眼前的节日过得不一样一些 。 于是 , 有关包粽子的场景都被放大在画面前 , 而日常的种种细节则是人们身后徐徐展开的生活图景 。
本文插图
【繁盛时节 端午风味】
龙舟竞渡图(中国画) 李昭道
本文插图
野草滩 , 端午粽香(油画) 陈树中
本文插图
屈原与楚辞(中国画·局部) 冯远
除了吃粽子 , 端午佳节也少不了水果 。 周梅元的油画《端阳佳果》向我们展示了端午时节刚好成熟的果实——枇杷 。 不像有些水果那样四季可见 , 枇杷的花期在秋末冬初 , 果期一年一度只赶在盛夏 , 所以旁的季节没有 。 这幅画的雅致趣味在于木箱之上 , 白瓷与枇杷的搭配 。 端午节里买来几斤枇杷 , 就是不吃 , 单摆放在桌上 , 也是新鲜有趣的节日清供 。
端午时节的风物中 , 最繁盛的当属夏日的草木了 。 清代王时敏《端午图》中 , 几笔写意淡淡勾勒出艾草、菖蒲、蜀葵、玉簪等初夏草木 。 艾草的叶片和菊花很相似 , 淡青点染几分苍白 , 像是孤寂中又带着些清傲的 。 端午节时正处仲夏 , 多种疾症正当易发时 , 而具“纯阳之性”的艾草等 , 恰好能在这个时节发挥药性 。 所谓“凡物感阳而生者 , 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 , 则柔而靡 。 ”艾草便因为它“强而立”的质地而被“悬于户上” , 保护人们不受毒气侵扰的同时 , 也与端午节一起 , 传承着千年延续的历史文化 。
随着草木清香绵延流淌的 , 还有节令为一代代人带来的记忆 。 端午是中华民族极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 上古时起 , 中国人就习惯在这一天祈福祭灵 , 而在屈原自沉于汨罗江后 , 人们又将这个节日与他联系起来 , 作为这位爱国诗人的纪念日 。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 , 他及其后学留下的抒情诗集《楚辞》 , 开创了我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 。 冯远的画作《屈原与楚辞》 , 具象地表现了《楚辞》中那个绚烂多姿的神话世界 。 画作中的香草美人 , 禽鸟嘉木 , 灵异胜境 , 神仙人物等 , 都来自诗作中的神话传说与浪漫譬喻 。 画面设色绚丽 , 用笔细腻 , 虽脱胎于文学传说 , 却又栩栩如生在人们眼前 , 同时也为这个有滋有味的节日增添了又一重浪漫而遥远的韵味 。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3日 05版)
推荐阅读
- 端午吃粽子, 百年难遇大好运在后头, 财大气粗的3大生肖
- 端午节以后,将有吉星守护,财运来袭,各种赚钱机会萦绕的3生肖
- 端午过后有鸿运当头,财运在身边,有机会实现顺利翻身的3个生肖
- 端午过后,3生肖贵人赏识,鸿运天降,财气亨通,翻身变有钱!
- 魏新:端午的粽子
- 端午节过后开始运势回温,财运极其旺盛,过上梦寐以求生活的3生肖!
- 粽子飘香 爱在端午
- 端午后局势大好,3大生肖财运上佳,吉星闪耀,收获钱财丰厚!
- 端午节后,4属相出门遇贵人,财运大旺,收入大涨,事事如愿
- 星座运势 端午节开始这五个星座千万“别惹”,财运好到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