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战与验算



经济学论战与验算
本文插图
■ 邓新华
要批驳对方的观点 , 应该指出 , 按对方的逻辑 , 会得出哪些自相矛盾的结论 , 或者 , 按对方的观点 , 会有许多现象无法解释 , 而按己方的观点则可以解释那些现象 。
经常见到经济学者的论战 , 但可以说 , 大部分学者并不懂论战之道 。
前不久 , 两个经济学者论战电商平台的问题 , 具体的论战内容就不说了 , 说说他们的论战模式 。
他们的论战模式是:“你的观点是这样的 , 但我的观点是那样的 , 所以 , 你是错的 。 ”
“不不不 , 我和你的观点不同 , 我看到的是这样的 , 所以你是错的 。 ”
总之 , 他们批驳对方的方式 , 就是论述自己的观点 。
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论战模式 。 每个论战者都想着“我是对的 , 你和我观点不同 , 所以你是错的” 。
这种论战模式 , 除了进一步使自己相信“我是对的”之外 , 不能带来双方知识上的进步 。
论战者起码要明白 , 论述自己的观点 , 并不是对对方的批驳 。
这样论战 , 双方才能共同进步 , 也能使旁观者受益 。
对于学者来说 , 不仅对外应该如此论战 , 在内心 , 也要经常如此论战 。
当两个解释摆在自己面前时 , 不要听从自己的成见和情绪去做选择 , 而应该比较一下 , 哪种解释更简洁 , 或者说 , 哪种解释例外更少 。
哪种解释更简洁 , 就选择哪种解释 , 即便有时候情感上本能地抗拒那种观点 , 也应该选择它 。
因为 , 你的视觉、听觉等都会欺骗你 , 但逻辑不会欺骗你 。
这种内心的自我论战 , 就是一种“验算” 。
就像做数学应用题 , 你只看局部 , 做错了也不会知道 。 所以 , 需要把答案放到全部条件中 , 看是否都契合 , 这样才知道自己错了没有 。
经济学的验算并不能帮助你完全避免错误 , 因为人会粗心 , 还会有思维的路径依赖 。 但是 , 验算能帮你排除大部分错误 。
先举个自然科学的例子 。
“地心说”认为 ,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太阳围绕地球转 。 但这个解释模型中 ,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等行星就不围绕地球转 , 它们都是“例外” 。 以地球为参照点 , 这些行星的运动轨迹复杂之极 , 一点都不简洁 。
而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 在这个模型中 , 不仅地球 ,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等行星也在围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 这个模型就非常简洁了 , 在太阳系行星中没有例外 。 但这个模型还是不能解释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运行 。
按道理说 , “日心说”比“地心说”简洁得多 , 人们理应选择“日心说” 。 但“日心说”刚提出来时 , 人们直觉上无法接受 。
后来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理论 , 在这一理论的解释下 , 宇宙中 , 行星都在围绕恒星做近似圆周的运动 , 而卫星围绕行星运动 , 这样 , 就更为简洁、例外更少了 。
再后来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比牛顿力学解释范围更广 , 例外更少 , 也就是说 , 更简洁 。
经济学也同样 。
例如经济学的基础假设——理性人假设 。 这个假设说 , 人在有限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 。
有不少人质疑理性人假设 。 他们说 , 人们经常助人为乐 , 根本不是时刻追求利益最大化 。
这是狭隘理解了利益 。
经济学并没有设定利益只能是物质利益 。 精神享受也是利益 。 或者说 , 你想达到的目标 , 就是你的利益 。
如果你想帮助一个乞丐 , 你不会买一束昂贵的鲜花送给他 , 而是会送给他食物、衣服、零钱 。 也就是说 , 你会用你认为成本最低的方式 , 来最大化地实现帮助乞丐的目的 , 这就是在有限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 。
很多人在做慈善时 , 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自己被假乞丐骗了 。 例如 , 尽可能给实物而不是现金 。 你看 , 在帮助别人和避免被骗之间 , 你也会权衡 , 这同样是局限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 。
而经济学外行们狭隘理解利益之后 , 就无法解释人们为何不是给乞丐送花 , 而是送食物、衣服了 。
如此验算 , 你会发现理性人假设解释世事更为契合、更加简洁 , 所以 , 应该选择理性人假设 。
但是太多的学者既不懂论战之道 , 也不懂内心的论战、验算 。 主流经济学教给他们什么 , 他们就相信什么 。
这也让主流经济学界“创新”倍出 。 很多学者 , 随便提出一个新名词 , 就说自己是创新 。 其实如果他们懂得验算 , 就知道 , 这些东西都没有节约算力、让解释更简洁 , 都是前人已有的或对或错的解释 , 他们只是换个名词重复一下罢了 , 谈不上“创新” 。 真正的创新是那些能够节约解释的新提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