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 心脏中心有颗瘤


排雷 心脏中心有颗瘤
一台高挑战手术紧急展开

排雷 心脏中心有颗瘤
本文插图
【排雷 心脏中心有颗瘤】

排雷 心脏中心有颗瘤
本文插图
被血管紧紧缠绕的肿瘤
老唐年逾五十 , 他不仅照顾着一对年过八十的父母 , 还照顾着3岁的小外孙女 , 女儿、女婿则忙于公司的业务 。 近日 , 和女儿一家生活的老唐感觉左肩背部突然一阵疼痛 , 让他痛出了一身冷汗 。 到医院一查 , 他的心脏中心地带竟然长了个瘤 。 一场排“雷”行动紧急展开……
躯体左边疼痛
肇事者是心脏内那颗肿瘤
老唐感受到疼痛的时候 , 其实还观察了几天 。 在第四天 , 左侧半边躯体的疼痛加剧了 , 连床都不能挨 , 实在忍不了了 , 才来到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 。
按照胸痛中心的流程 , 急诊医生迅速开出了心肌酶谱、胸部CT及心脏彩超的检查 , 力求在极短时间内获得诊断 , 防止疾病恶化 。
检查结果显示 , 老唐心脏的中心地带有一个6×6×7cm的肿瘤 。 这个结果让医生都迷惑不解 。
很快 , 心脏外科专业的辛东医生被请到急诊会诊 , 经过仔细阅片并与心脏超声医生沟通 , 辛东将老唐收入院 , 准备安排进一步检查 。
老唐的家人也充满着疑惑 , 平时身体一直很好 , 为什么会在心脏中心地带出现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瘤呢?
一系列疑问摆在医生面前
怎么办?
入院后 , 辛东医生迅速安排了增强CT和常规的抽血检验等 , 肿瘤系列的标志物都没有明显变化 。 但随着增强CT的三维重建图的显示 , 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的毗邻关系逐渐显现 。
放射科医生们也极少见到此类情形 , 科内讨论后也没法定性 。 心脏外科随即汇报医务部 , 召开院内相关科室大会诊 , 期望通过群策群力来揭示疾病的原因并制定最佳诊疗方案 。
因为CT重建看到肿瘤周围密布的蚯蚓般迂曲血管 , 其中左冠的旋支与肿瘤粘连致密 , 仔细追踪后不能明确两者关系 , 所以加做了冠脉造影 , 结果发现旋支扭曲增粗 , 有2-3个分支篓入瘤体 。
诊断就更复杂了 , 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医生面前:
第一 , 肿瘤良恶性无法区分;
第二 , 冠脉和瘤体之间还可能有冠脉篓的可能 , 有入口 , 那么出口在哪儿呢?
第三 , 瘤体内部的不均质 , 是否有内部坏死、血栓的可能呢?
第四 , 是否存在冠脉篓 , 并破裂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可能呢?
第五 , 如果是恶性肿瘤 , 那么包绕的迂曲血管势必会造成术中的巨量出血 , 回吸收这些血液 , 是否会造成术后肿瘤的血行播散呢?
……
一切的一切 , 在术前都有多种可能 , 也可能造成术后预后的不同 。
带着这些疑问 , 心脏外科医生和老唐的女儿做了面对面仔细的沟通 。 经过医生的分析 , 老唐的女儿做出了配合医生的决定 , 坚决手术 , 必要时上体外循环 , 冒着血液回收的风险 , 先把肿瘤切除 , 明确性质再考虑下一步的治疗 。
果然是一颗“地雷”
专家有惊无险排除隐患
得到家属的配合 , 心脏外科在欧阳辉主任的组织下 , 和麻醉科、病理科沟通了手术方案和细节 , 充分准备后开始了这台充满挑战的手术 。
手术平稳推进 , 肿瘤逐渐暴露在眼前 。 拳头大小的肿瘤表面密布紫红色的血管 , 躺在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左心房、右肺动脉、左右上肺静脉围成的窄小空间内 , 其中上腔静脉及右上肺静脉和肿瘤粘连致密 , 已被肿瘤部分顶变形了!
不知谁嘀咕了一声:“这颗‘雷’真能找地方 , 竟然躲在人体中心的中心!”
一语成谶 , 果然是“雷” 。
当医生取组织做病理时 , 一碰“雷” , 血竟呼呼地飙出来 。 权衡再三 , 专家决定采用体外循环 , 只有这样 , 出血才可被吸回到储血器 , 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 。
手术医生欧阳辉迅速将爬满血管的肿瘤切开 , 仔细沿着上腔静脉和右上肺静脉剥离出一个间隙 , 手指探查 , 沿着间隙将肿瘤完整地剥离出来 , 护士迅速地留取标本 , 送病理科冰冻检查 。
这是个肉瘤样的实体肿瘤 , 此时创面渗血很多 , 好在有体外循环的帮助 , 外科医生迅速缝合止血 。
出血点位得到控制 , 经过三次心肌保护液灌注后 , 心脏自动复跳 , 病人安全回到心外监护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