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看驴车挖茅根


跟着驴车刨茅根
(原创)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之前,鲁西北农村 , 由于温饱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同时烧的柴火也不足,所以在秋天或者冬天,大人们就会驾了驴车去远处的沙窝刨茅草根 。 那种茅根白白的长长的,刨下来以后缠绕在一起,满满地装足一大车拉回来在院子里晾晒,既可以做饲料,又可以做柴火,由于它没有成本,大家都乐意去做 。
我曾经跟着他们去刨过一次茅草根 。 因为我们周围几十公里外便是黄河故道,故道上不长庄稼,也很少长草,但特别盛长这茅草 。 每到春天,这些茅草的芽片就如一个个小锥子似的刺向天空,层层连成一片,而它底下的根也缠到一起 。 到了春天的时候,它的叶子会渐渐地变红,而且从叶脉的中间生长出一两只圆圆的箭头样的东西,我们叫它茅荻 。 在它刚长出来的时候,我们喜欢拔下来,剥去它的外壳,里头有润润的白色的肉,吃到嘴里特别甜,没有点儿渣 。 稍晩了之后,它就会蹿岀来,长成一个个的穗儿,就像芦苇的芦荻一样,它会长得一尺多高,在茫茫的原野上,那些长成芦荻的花儿,随风一吹,白茫茫的一片,一会儿向东倒,一会儿向西倒,随着风向摇摆,像白色的波涛在翻滚,煞是壮观 。
这个季节以及以后的一段日子,是刨茅根最好的时节 。 这时的营养都在茅根上,茅根变得又粗又肥又长,用铁锨用镢头刨下以后,拿一块土坷垃随便一砸,就会露出相互缠绕的密密麻麻的茅根,过不了多久就会弄出一大堆白花花的茅根草,装到驴车上边唱着,一边打着驴的屁股,赶回几十里外的家乡 。
往往走到一半的时候,天就渐渐黑了 。 过了吃晚饭的点,我们就随便啃几口带来的干粮,喝一两口带来的凉开水,累了就在装满茅草堆的驴车上睡一会 。 不用担心驴会走错路,所有的人都闭上眼睛睡觉,也丝毫不影响驴能准确地找回家去,哪怕天黑路远道窄 。 原来我以为这些驴主要是能记得路,我问了大人,大人们给我另一种解释,使我很感惊讶 。 他们说在驴的右前腿上有个疤,所有的驴都这样,这个疤是天眼,他们能感知、能看到人眼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它们能看到夜晩在田野里游走的鬼怪 。 他们发现,当你的车经过一片坟地的时候,那驴就会有些不自然,甚至浑身哆嗦,脚步也会加快,而到了其他地方,它走得就比较匀称起来 。 我感到好奇,见了驴就专门朝它的右前腿方向看,果然我所见过的黑驴的右前腿内侧都有一块苹果大小的疤,不多不少,形状大小都一样,这是不是天眼我不知道,至今科学界没有对这个做出过解释,所以我依然相信吧 。 如今十村八乡已经见不到一头驴了,富裕起来的农民也不用再坐驴车和刨茅根了,现在农村大路小道上跑的一般都是汽车、三轮车和摩托车 。 在离我们村一百多里的东边,有个东阿县,那里有个上市公司,专门生产用驴皮熬制的阿胶,它所用的驴皮一部分来自新疆,大部分来自国外 。 黑驴那种机警的形态、敏捷的身段以及经常出现在漫画书中的形象都会使其成为人们永远喜爱的一种动物 。
成片成片的绿茅草,你用带刺的叶片穿过冬天的桎梏,剪开春天的序幕,又用成片的茅荻装点着秋天的风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你用你的根和荻给乡下的孩童带来了难得的美味,又用紧紧缠绕的根须为乡下人的冬季带来了温暖,也为一些牛羊供应了大自然馈赠的饲料 。
【跟看驴车挖茅根】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虽然我们身上苦,但我们因为你而心里甜;虽然肚子饿,但口中却能咀嚼你的馈赠 。 现在广袤的农村实行了精耕细作,原先成片成片的茅草丛已很难寻觅,但它的味道、它摇曳的身姿依然闪现在我的记忆里……
图片来自网络)

跟看驴车挖茅根
本文插图
壹点号 nul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