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 林生斌,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三 )


皮哥相信 , 林生斌即使再有规划 , 面对这么大的灾祸 , 他是不可能第一时间想着去给自己打造什么人设的 , 尤其丧子之痛绝不是那么容易消化的 。
他做事的出发点就是和平常人一样 , 要去网上闹一闹 , 引发更高的关注 。
结果在闹的过程中 , 他发现自己受到的关注度远远超出了想象 , 他已经成为了那些日子里名副其实的顶流 。
刚开始他发文、面对镜头很可能还是出于真情实感 , 可是随后面对上亿人的围观 , 当愤怒的情绪冷却下来后 , 为了迎合公众 , 为了符合自己应该有的身份 , 后期他的一言一行就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了 。
你看看当时林生斌立了很多flag , 比如他说要和绿城死磕到底 , 比如他说要建立基金会 。
对照现在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 这些都是一种表演 , 就是大家把气氛烘托到那里了 , 他必须说一点大场面的话 。
尤其是做公益这事 。
采访里主持人问了好几次巨额赔偿金的问题 , 林生斌一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我要这钱干什么呢?这钱我怎么可能花得出去?”之后再被追问就解释“我是要拿它做一个基金会” 。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心态转变 , 各位代入一下 , 如果给你家安一个摄像头 , 全国十几亿人可以围观你 , 那么你究竟是在生活 , 还是在表演呢?我估计你上个厕所都得走个猫步去上了 。
但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 , 林生斌已经开始默认给自己设定了某种形象 , 比如做基金会就是让自己的想法、形象符合大众预期 , 本质上是要赢得大众的认可 。
不过这一阶段还没有完全建立人设 , 只是基础已经越来越稳固了 。
第三个阶段:流量让人上瘾 , 通过人设创造流量
随着莫焕晶被执行死刑 , 按理说林生斌也应该逐渐消失于公众视野了 , 让一切归于沉寂 。
可这之后他又在网上“活跃”了整整3年 。
我们看看这3年里他都做了什么 。
第一件事 , 参加一些公益环节 , 比如去福利院慰问老人 , 比如给武汉送口罩 , 有时候也会和明星做联动;
第二件事 , 不分时间、不分场合 , 通过社媒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
比如又到清明节了 , 学校开学了 , 下雨了 , 自己生日了……文字则美感、伤感兼具 , 有时或许未明说 , 但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林生斌一直在想念妻子孩子 , 而且暗示自己也要坚强 。
“等忙完这一生 , 我来看你们” , 你听听这话多触动人心 , 惹人落泪 。
于是林生斌的深情人设 , 就这么最终建立起来了 。
每次只要他发布类似的动态 , 就能获得数以万计的点赞 , 评论区也满是让他加油的暖心鼓励 。
换句话说 , 只要他发布这样的内容 , 他就能获得稳定的流量和支持 。
而通过这一系列的动态 , 他的深情人设也变得越来越稳定 , 3年了还沉浸在伤痛中 , 太令人感动了 。
林生斌就这样走了3年 , 他的“好丈夫、好爸爸”形象也深入人心 , 难以撼动 。
02、聪明的林生斌 , 为何人设崩塌了?真的是因为纸包不住火吗?
6月末的一条官宣产女动态 , 让林生斌苦心经营的深情人设一夜之间如风中烛火般摇晃 。
大众看不懂 , 为什么不久前还在缅怀亲人 , 怎么突然就一步到位直接有新宝宝了?
那他这几年来不断地缅怀 , 又是为了什么?
其实答案藏在他的社媒动态里 。
翻看他的动态就能发现 , 除了我们说过的发文、做慈善这两件事外 , 这3年里他还做了第三件事——继续服装生意 。
这3年里他的服装品牌依旧在运行 , 产品依旧在上新 。
而且他社媒主页伤感动态的配图里 , 人物着装一定是能在自家网店买得到的 。
评论区也会有对衣物、品牌的夸赞 , 以及如何购买的指引 。
我们不能说这3年立人设、拉流量就是为了做生意、为产品引流 , 但“缅怀文案+新品展示”这样的搭配 , 确实让人不舒服 , 显得很有目的性 。
纵观整个过程 , 林生斌的人设最初是网友帮他打造的 , 他先被动接受 , 再刻意迎合大众 , 最后自以为是“驾驭” , 实则是迷失其中 。
归根结底 , 这是流量社会下产生的病态行为 , 所谓“厚德载物” , 没有足够的德行 , 是承载不住这样的道德人设或流量的 。
林生斌或许自以为可以站稳这根平衡木 。
客观来说 , 在遭遇变故前的经商过程中 , 他确实有一手 。
在采访中 , 林生斌自述自己最早是在理发店做发型师 , 在工作中认识了朱小贞 , 婚后夫妻俩很努力 , 有了自己的服装厂房 , 房子也越换越大 。 后来三个孩子出生 , 朱小贞又取孩子名字外加丈夫名字 , 创立了服装品牌“潼臻一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