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四川3000多米的荒山上发现一种神秘“野猫”,是众鼠辈的克星


四川省 四川3000多米的荒山上发现一种神秘“野猫”,是众鼠辈的克星
文章图片

四川省 四川3000多米的荒山上发现一种神秘“野猫”,是众鼠辈的克星
文章图片

四川省 四川3000多米的荒山上发现一种神秘“野猫”,是众鼠辈的克星
文章图片

四川省 四川3000多米的荒山上发现一种神秘“野猫”,是众鼠辈的克星

西南腹地是我国生态保存得比较完好、原始的地区之一 , 这里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 。 我国12种野生猫科动物里面 , 单单是四川的新龙县 , 就生活着7种 。
在动物世界里面 , 猫科家族有着独有的魅力 , 它们美丽而强大 , 优雅而迷人 , 吸引着全世界大量人们的喜爱 。
在四川西北地区的一些荒山上 , 生活着一种极为神秘的“野猫” , 名叫“荒漠猫” , 也叫“中国山猫” , 在当地一直以来都有关于它的故事 , 但却从未见任何影像资料 , 后来人们终于在四川一3570米的荒山上 , 首次拍到了它的身影 。
像猫又像猞猁 , 而且很神秘荒漠猫是猫亚科猫属里面的物种 , 体型在猫属里面排行第二 , 仅次于丛林猫 , 成年之后体重为6.5-9千克 , 雄性比雌性略大 。
荒漠猫长得像猫又像猞猁 , 但总体来说更偏向猫一些 ,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耳朵尖有比猞猁更短一点的簇毛 , 尾巴有黑色环状纹 , 尾尖全黑 。
由于栖身环境的缘故 , 荒漠猫的毛发浓密且长 , 被毛下长有柔软的绒毛 , 毛色多为棕灰色或者沙黄色 , 背部有不是很明显的深色纵纹 。
人们总是对大型猫科动物抱有很高的关注度 , 对小型猫科动物似乎欠缺了些热情 , 而荒漠猫则是其中“最低调”的一类 , 甚至至今仍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 大概是跟它们自身的习性有关吧 , 荒漠猫喜欢栖身在一些人迹罕见的荒山上 。
【四川省|四川3000多米的荒山上发现一种神秘“野猫”,是众鼠辈的克星】它跟大多数猫科动物的习性相同 , 机警而隐秘 , 行动具有夜行性性 , 白天一般是休息 , 到了夜间则出来觅食 , 还会主动避开人类 。
终生栖高山上 , 极少到低海拔处荒漠猫是我国特有的猫科动物 , 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也是最神秘的猫科动物之一 。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 , 这种猫科动物最喜欢的环境类型是荒野高山 , 不喜青山秀水之地 。
但需要知道的是 , 大家也不要被“荒漠”这两个字误导了 , 在真正的荒漠地带 , 也是没有荒漠猫分布的 。 因为荒漠及裸岩地带 , 植物贫乏 , 难以承载起大量的小型哺乳动物 , 自然也难以养活荒漠猫 。
准确地来说 , 它们喜欢栖身在2500-5000米海拔上的一些半荒凉高山草甸里 , 荒漠猫是高海拔物种 , 极少到低海拔地区生活 。
根据现有记载显示 , 荒漠猫在我国的分布主要是甘南、川西、青海东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 。
至于一些文章里面提到在山西、内蒙等地区也有荒漠猫存在 , 则缺乏相应的权威记录证明 。 其实转念一想也不难理解 , 如果多省份都有荒漠猫出现 , 那么相应地被人们观察到的概率也更大 , 它们还能这么神秘吗?
跟雪豹一样 , 由于荒漠猫是高海拔物种 , 所以一般的低海拔动物园也很难饲养它们 , 这也是人们难以在动物园看见它们的主要原因 。
以鼠辈为食 , 狩猎能力出众猫抓老鼠 , 天经地义 , 作为猫属的一员 , 荒漠猫在猎食鼠类的本领上 , 比家猫有过之而无不及 。 在荒漠猫的饮食构成里面 , 小型啮齿类动物占据了90%以上的比例 , 而在一些鼠类分布密度很高的地区 , 这个比例甚至能达到98% , 由此荒漠猫也可称为众鼠辈的克星 。
除了鼠类之外 , 鸟类、爬行类等小动物 , 也是荒漠猫的日常猎食对象 。 在西部地区 , 荒漠猫的分布 , 几乎与这些小动物的分布息息相关 。
荒漠猫是天生的猎手 , 在它的栖息地里 , 几乎所有的小型动物 , 都是它的猎物 。 荒漠猫能根据猎物的不同、季节的不同、地形的不同 , 采取不同的狩猎方式 。
初春 , 万物等待复苏 , 高原鼢鼠还躲在洞穴里没有出来 , 而荒漠猫如鹰勾般的利爪不适合挖掘 , 因此很难将猎物刨出来 。 于是聪明的荒漠猫用自己发达的嗅觉锁定了高原鼢鼠的洞穴 , 然后用爪子扒开洞穴上的浅土层 , 接着静静等候在此处 。
不一会儿 , 高原鼢鼠发现洞口被损坏 , 于是出来打算修补 , 荒漠猫便瞅准时机 , 将其一把抓住 , 然后美餐一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