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活不到的一百五十岁?我国科学家挑战衰老再获突破


科学家 活不到的一百五十岁?我国科学家挑战衰老再获突破
文章图片

科学家 活不到的一百五十岁?我国科学家挑战衰老再获突破
文章图片

科学家 活不到的一百五十岁?我国科学家挑战衰老再获突破
文章图片

衰老无人幸免?《Nature》:其标靶基因被我国科学家发现
近日 ,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两个保守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妨碍健康衰老》登上《Nature》 。 我国科学院的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蔡时青团队和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江陆斌研究组合作多年 , 共同完成了此项研究 。
《Nature》审稿人评价该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 。 ”这些基因的发现被认为是为科学家全面了解衰老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1.老则衰的真凶
《自然通讯》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 , 基于一些量化指标 , 科学家测量出的人体所能达到的绝对年龄是150岁 。 然而 , 衰老伴生的各种问题在150岁到来之前就带走了所有人 , 从古至今出生在地球上的大约1170亿人中无一幸免 。
问题的关键在于组成人体的37万亿个细胞 。 旧细胞衰退后新细胞迅速补位是生命体保持活力的常规途径 。 但是 , 细胞并不能无限复制 。 大约分裂60次后 , 细胞会启动凋亡机制 , 人体的生命也随之走到终点 。
随着微观生物学的进展 , “必然发生”的细胞凋亡开始走入科学家们的视线 。 和很多生物科学家一样 , 蔡时青团队认为人体老去是可以而且应当干预的过程 , “衰老是老年疾病最大的风险因素 。 ”
研究团队从基因层面展开研究 , 经过重重实验和筛选 , 最终确认BAZ-2和SET-6为关键基因 。 随着时间流逝 , 这两个基因敲除的小鼠拥有比普通小鼠更好的身体状况和认知能力 。 研究人员对老人进行的验证实验也取得了相似的结果 。
这充分说明 , BAZ2B和EHMT1在哺乳动物中可以有效调控老去的进程 。 蔡时青认为 , 这两个基因可以作为抗衰老药物靶点基因 。
“方法和结果都很有前途 。 ”研究一经披露 , 学界和业界众多人士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 希望尽快见到落地成果 。 对此 , 研究团队明确回应该研究距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2.科学抗衰 , 步履不停
从遣徐福寻仙岛的秦始皇到嗑丹药的炼金术士 , 古今中外 , 人们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 , 一直落空 。 屡败屡战 , 屡战屡败 。 这也使得衰老研究与其一道蒙上了“不靠谱”的阴影 。
然而 , 现代意义上的相关研究自上世纪30年代起步 , 现已经被纳入科学的领域 。 去年 , 《Nature》推出综述文章细数最有前景的几种途径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抗衰老药物纳入2020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 。 走在前沿的科学家和超级富翁们甚至已经开始从中受益 。
1939年 , 一项限制热量摄入可以延长老鼠预期生命的研究拉开了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序幕 。 随后几十年间 , 一些相关假说相继问世 , Sirtuin蛋白、端粒酶、线粒体等多种干预通路被发现 , 科学抗衰的前景越来越明朗 。
老去和S亡之外再无对手的硅谷富翁们迅速入场 , 纷纷加入抗衰老大军 。 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找了一家公司定期为自己更换来自16-25岁捐赠者的年轻xue液;库兹韦尔每天服用100多种补充剂维持身体活力;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更是直接自己投10亿美元创建Calico进行相关研究……
超级富翁定制服务之外 , 以百岁老人众多著称的邻国研究成果派维络走入了大众视线 。 该成果从线粒体入手 , 号称可以通过全面激活线粒体来延缓组织功能的退化 , 刚面市就被伊势丹等商超引入 。 目前 , J东也已将其引入国内 。
谷歌首席未来学家库兹韦尔认为 , 随着医疗技术和派维络等生物科技进步成果的推行 , 人类将在2045年迎来生命长度跨越的奇点 , 普遍性实现永生 。
3.不求长生 , 但求不老
人类已经有望实现‘长生’ , 真正的目标应该是‘不老’ 。 对于长生不老这一亘古命题 , 蔡时青团队是这样看待的 。 他们认为 , 人类的生命长度已经随着社会进步有了大幅提升 , 行为功能和认知功能的退化却没有同频延缓 。
【科学家|活不到的一百五十岁?我国科学家挑战衰老再获突破】研究者们的初衷正如此 。 比起150岁的生命长度 , 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弥合生命长度与健康之间的差距 。 论文第一作者袁洁表示 , 相比在风烛残年中维持体弱多病的生命 , 老年时期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显然更有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