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的“苦行僧”:三步一拜走完四大名山,脚上茧比鞋底还硬
导读:据《瑜伽经》中记载:苦行:忍受饥、渴、寒、暑、坐、立等痛苦,遵守斋食、巡礼、苦行等等誓戒 。以上所记载的,是有关于僧人的一种对于自身的修炼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一些和尚们,而除了那些日常待在寺庙之中敲着木鱼念经颂佛的和尚之外,还有部分的和尚坚守着佛祖的教诲,不只是念经颂佛,更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着自己的信仰,去追逐自己的信仰 。而像这样的僧人们所采取的方式一般都是非常的刻苦的,因此人们也称这类僧人为苦行僧 。那么,苦行僧具体“苦”在哪里呢?
文章图片
一、苦行僧——以承受苦难来实现信仰追求
实际上,苦行僧原本是在印度盛行的一种修炼方式 。
在众多的印度教的教徒们的认知中,人是会经历许多次的轮回的,而并非只有一次人生,而与此同时他们也认为,人需要承受的苦难是有限度的,因此如果自己在此生进行苦修,承受那些常人们所难以忍受的苦难的话,那么就能够在来生收获更多的幸福,并且像这样的人们也能够更早的得到神谕以及真经 。
因此,所谓苦行僧就是那些实行了自我节制以及自我磨练,达到可以忍受恶劣环境的压迫的人,许多人为了能够早日进入天堂,于是便选择了当苦行僧 。
文章图片
一般来说,只有在印度和尼泊尔之类宗教氛围比较浓厚的国家,才会普遍的出现苦行僧群体 。但其实,在中国也是有苦行僧存在的,只不过中国的苦行僧苦修的方式与其他国家的苦行僧有一定的差别 。
中国的苦行僧苦修的方式,称之为“行脚”,也就是背起一些笨重的行囊,徒步游历四方,而在路途中他们会向人们化缘,若是有人给他们食物或者水的话,他们就会接受一小部分,而若是给他们钱财的话就会被拒收,一直到自己行脚的目的地之前都是如此的 。
而在中国,曾经就有一个非常出名的苦行僧,他叫做释正弘 。
文章图片
二、一心向佛,受启发决定苦修
文章的主人公释正弘原本人在浙江阿育王寺修行的一名僧人,在众多的僧人之中,释正弘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一直以来都默默的供奉这佛祖 。
相信对于众多的僧人来说,他们对于佛祖的忠实信仰,就是要一直都供奉着佛像,每天念经颂佛,与此同时也指引着那些迷途的人们,让他们也一心向佛,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的参悟佛法,并将自己的所得传授给更多的人们 。
然而,在释正弘看来,这样的做法还是不太足够的,他想要做出更加有益于普度众生的事情,但是苦于没有途径,因此他一边念经颂佛,一边思考着如何实现这一信仰 。
文章图片
某一天,在耐心的聆听自己的师傅讲经的时候,释正弘意外的得知了在峨眉金顶,有着一座气势非常的宏伟的佛像,而这尊佛能够满足那些虔诚供奉者的一切愿望,对于释正弘来说,这不就是他实现信仰的最佳方式吗!于是,受到启发的释正弘便当即决定了要前往峨眉去进行拜佛参禅 。
但是,若是像其他人一样去到峨眉金顶进行参拜的话,显得有些诚意不足,而就在此时,释正弘又受到了墓林僧苦行修行的启发,于是他最终决定了要以三步一拜方式,朝拜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以及峨眉山这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
所谓三步一拜,如字面意思,就是走出三步便跪地朝拜,这在佛教之中是表达自己诚心与祈求佛菩萨加持的方法之一 。而释正弘正是想用这样诚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信仰!
文章图片
三、三步一拜走完四大名山,脚上茧比鞋底还硬
自从2013年9月9日开始,释正弘开始用三步一拜的方式,徒步朝圣四大佛教名山 。
在交通发达的现今,若是我们借助现代的交通工具的话,想要游历这四大名山,最多也只是需要不过七八天的时间,然而若是徒步的话就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了,更何况还是用三步一拜的方式,可以想象其过程多么的艰辛,而这就是释正弘苦修的方式 。
推荐阅读
- 它们的智商已经高到人类无法理解,即使还没有爬到食物链顶端!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男孩失踪案”始末:七个孩子共同守护的死亡秘密,竟是弥天大谎
- 2008年安徽宿州一场兄弟争媳引发的人伦悲剧
-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神奇分界线,两侧海水泾渭分明,难道是刻意安排
- 古今鸟类巨无霸的对比:恐鸟体型超过鸵鸟数倍,可惜死在了长矛下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真的存在“布罗肯幽灵”吗?那个隐藏在云雾中的巨人,到底是谁?
- 研究证实:人类驯化对猫的进化产生重大影响,缩小猫的大脑
- 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12吨粮食”,够“河姆渡人”吃好几年,却引出一段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