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临|从“春晚钉子户”到“被索赔1个亿”,郭冬临经历了什么?
2017年,春晚“钉子户”郭冬临摊上了一件大事,因为一个“骗子”的几句话,惹怒了无数河南同胞,被索赔1个亿。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17年,郭冬临应邀参加了北京卫视春晚,表演了一个小品节目叫《取钱》。这个节目是关于电信诈骗的,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阻止一个老太太向骗子转钱的故事。
文章插图
本来一切都好,节目无论是从立意还是表演来说,都是非常棒的,也逗乐了无数观众,可是问题就出在了骗子的一通电话上。
节目播出后,有人发现这个骗子说的话带着河南口音,认为这是在侮辱河南人,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纷纷抨击郭冬临,更有一个律师一纸诉讼将郭冬临告上了法庭,要求他赔偿每个河南人1元钱。
要知道,河南可是人口大省,总人口超1亿,如果真要赔偿的话,至少是1亿起底。郭冬临一个小品演员,哪儿来这么多钱。
文章插图
虽然最后法院判定这只是文艺作品,没有让郭冬临赔偿,节目组的编剧也出面澄清了这件事,说是他用家乡话配的音,方言的口音类似河南话,可这件事还是给郭冬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让他的人气直线下降。
2018年他无缘央视春晚舞台,有传言说他就是受17年“地域歧视”事件的影响。毕竟,在此之前,郭冬临曾上过20次央视春晚,让人艳羡不已。
因为这场风波,很多人认为郭冬临从此就要没落下去了,可是,郭冬临却出其不意,又给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好好聊聊郭冬临的故事。
文章插图
1966年,郭冬临出生在一个文艺家庭,父亲是快书表演艺术家,母亲是琴书演员,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他的家庭条件本来还不错,吃饱穿暖不成问题,可是,后来却因为一些变故,父母同时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很艰辛,经常吃不饱饭。
无奈之下,从未干过体力活的父母,跑到罐头厂去拉车送货挣钱。有一天,父亲干活回来,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次父亲带了砂糖回来。他和哥哥们感兴极了,赶紧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父亲看他们意犹未尽,心酸之余,承诺明天再给他们带些砂糖回来。
【 郭冬临|从“春晚钉子户”到“被索赔1个亿”,郭冬临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可是,令郭冬临和哥哥们失望的是,第二天他们的父亲迟迟未归。
原来,他们的父亲被人扣留了,理由是被发现偷了糖。得知这个真相的郭冬临,内心酸楚不已。
还有一次,郭冬临的父亲给了他一个饼,然后说自己去饭馆里要些汤来给他泡饼,可是最后却空手而归。原来,餐馆的老板拒绝了给他父亲汤。无奈之下,父亲只能和郭冬临去餐馆门口守着,看哪个客人吃完了饭,有剩下的汤的话就去拿来泡饼。
文章插图
可是,他们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中年女人吃完饭,正准备去端的时候,那个中年女人却往汤里吐了一口口水,其用意不言而喻。这让郭冬临和父亲的自尊心都很受挫,父子俩抱头痛哭。
本来生活已经够艰辛了,后来郭冬临的父亲在工作时竟然不慎摔断了腿,让原本就拮据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为了讨生活,郭冬临的母亲只好带着小小年纪的郭冬临走街串巷,表演快书。
这样的日子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郭冬临的父母再次回到单位上班,才终于结束。虽说这段经历很辛酸,但是也成了郭冬临一生宝贵的财富,让他看懂了生活的真相,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也能体贴到底层人民的辛酸,所以他演的小品才能那么接地气,走进无数人的心。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当然,郭冬临小品演得好,不仅是因为他懂得生活的真相,还离不开他的刻苦努力。郭冬临学习很用功,高中毕业时便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读大学的时候,他也没有贪玩,而是苦练表演的基本功;大学毕业后,又报考了北京人艺。
在演艺的道路上,郭冬临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终于在1993年时迎来了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机会。对于一个演艺者来说,能够登上央视春晚,被全国人看到,是莫大的荣幸。
推荐阅读
- 原创街舞《黄河》舞动“湾区春晚”
- 比陈小春更“怕”老婆的,不是杜江,也不是邓超,是这位硬汉
- 张淇在《朋友请听好》第二季重回“主播”台,流程娴熟
- “非诚勿扰”火了11年被曝全是托?你知道这些女嘉宾都从哪来吗
- 《非诚勿扰》火了10年,全是托?你知道这些女嘉宾都从哪来的吗
- 虎年春晚“青岛元素”:任嘉伦、宋茜登台,中生代明星成“熟脸”
- 《只此青绿》春晚节目刷屏,其中竟有仙游元素……
- 肖战也太“抢手”了,两场舞台表演备受期待,三大平台花样官宣
- 央视春晚,“海牛Ⅱ号”首席科学家万步炎和航天员刘伯明聊了啥?
- 当年非诚勿扰“宁坐在宝马哭”的女孩,8年后过得怎么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