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欺骗”消费者多年,工厂早就停产了,靠卖商标一年“捞金”13亿


创业 “欺骗”消费者多年,工厂早就停产了,靠卖商标一年“捞金”13亿
文章图片

创业 “欺骗”消费者多年,工厂早就停产了,靠卖商标一年“捞金”13亿
文章图片
【创业|“欺骗”消费者多年,工厂早就停产了,靠卖商标一年“捞金”13亿】
创业 “欺骗”消费者多年,工厂早就停产了,靠卖商标一年“捞金”13亿

说到南极人 , 很多人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服装品牌 。 想必不少人都买过南极人的保暖内衣、袜子等产品 , 甚至在部分人眼里南极人是一个良心品牌 , 质量好价格低 , 性价比高 。 但其实真实的南极人并不是专门做衣服的品牌 , 在各大购物平台上南极人可以说遍布多个产业 , 除了服装还有电子产品、电器、宠物用品等 , 衣食住行样样精通 , 再也不是人们熟悉的模样 。
为什么南极人会这样呢?原来南极人已经转换了经营模式 , 他们放弃了生产 , 各大工厂早已停止生产 , 但一年营收仍然超过13亿 , 约占去年总收入的1/3 , 无需付出任何生产成本 , 仅仅通过售卖南极人品牌躺赚 。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昔日的“保暖内衣之王”变成如今随处可见的杂牌呢?这还要从南极人的创始人说起 。
南极人的创始人名为张玉祥 , 他毕业于法政学校 , 在毕业后也一直在国企从事跟法律相关的工作 。 97年 , 一个品牌的火热改变了张玉祥的的人生道路 , 那就是俞兆林的保暖内衣 。
在当时保暖内衣还是个新市场 , 没有人从事相关服装的生产 , 俞兆林却开创了保暖内衣这个新品类 , 把保暖内衣带到寻常的百姓大众家 , 一时间俞兆林保暖内衣可谓是家喻户晓 , 无人不知 。
而张玉祥正是从俞兆林保暖内衣中掘出了商机 , 毅然决然辞职 , 从此走上自己的漫漫创业路 。
由于刚辞职 , 彼时的张玉祥还是一穷二白没有本金 , 在最开始创业时他就决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筹集创业资金 。 张玉祥先后联系了很多经销商 , 表示愿意跟他们合作 , 但前提是要先支付货款 , 往后才能谈合作的事 。
按照这种出资模式 , 张玉祥筹集到的资金都是实打实的 , 就这样张玉祥在初期就筹集到了300万资金 , 而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保暖内衣的生产中 , 这个保暖内衣的品牌就叫南极人 。
彼时保暖内衣市场还是一片红海 , 不到4个月 , 南极人就卖出整整一个亿 。 那之后 , 张玉祥为了进一步扩展南极人在国内的知名度 , 还邀请了非常出名的老戏骨葛优为其代言 。
葛优接代言广告后没有辜负张玉祥的期待 , 一句“南极人不怕冷”火遍大江南北 , 真真正正地让南极人成为了保暖内衣的大哥大 。
除了葛优 , 张玉祥还邀请了黄海波等明星为其代言 , 南极人在这些广告效应下营收额一下子达到10亿 , 是创业之初的10倍 。
然而成功路上必然伴随着阻碍 , 在南极人如日中天时 , 08年全球突然爆发金融危机 , 各产业均有一定影响 , 南极人也不例外 。
除了金融危机这一外在因素 , 在国内南极人也受到排挤 。 由于南极人在国内市场太过火爆 , 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保暖内衣品牌的空间 , 一时间国内其他保暖内衣品牌都纷纷趁着金融危机挤压南极人 , 南极人顿时陷入泥沙俱下的窘境 。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 , 张玉祥决定更改经营模式 , 不再生产保暖内衣 , 转为贩卖“南极人”品牌 ,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张玉祥的烦恼 。
或许是贩卖品牌尝到了甜头 , 之后电商行业兴起 , 张玉祥迅速将重心从线下转到线上 。 由于南极人的授权门槛相当低 , 有许多经销商都纷纷找张玉祥购买南极人品牌 。 15年 , 南极人更是借着新民科技这个名字成功上市 , 从而正式走上“卖吊牌”的道路 , 一去不复返 。
据统计 , 截止到19年 , 南极人旗下的电商品牌已经到达6000家 , 2020年的总收入突破40亿大关 , 股价更是涨到22元每股 , 市场总值高达520亿元 。
与之前相比 , 南极人表面上看似拥有着更加蓬勃发展的态势 , 但随着南极人漫天“卖吊牌” , 不少问题也相继涌现 ,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经销商产品的质量问题 。 除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南极人在19年也被人怀疑财务造假 , 南极人却很久都未作出回应 。
2021年初 , 南极人的股价一度跌停 , 累计下降40% 。 面对利益受损的惨状 , 张玉祥终于决定回应财务造假的新闻 , 但仍然无法挽救南极人市值猛跌的现状 。 截止到今年1月 , 南极人的市值仅为230亿元 , 与南极人最辉煌时候l相比少了将近300亿元 , 大有一种往回走的态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