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的“虚”和“实” 02 – 欲望值
投资者理想的交易状态是最好的进场点位 , 最大的盈利空间 , 最佳的离场机会和最快的行情启动 。 如果要在这些行为上加几个字的话 , 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发掘散户的情绪因素 , 那就是完美的进出场点 , 贪婪的盈利率和没有耐心的持仓过程 。
不要去嘲笑这样的字眼 , 毕竟既要、又要、还要的交易之心充斥于整个期货市场 。 我们希望没有损单 , 我们祈祷都是盈利单 , 我们追求最大的利润落袋 , 我们渴望一开仓行情立马启动 。 大家在追求这样的满足感之时 , 有没有思考过 , 凭什么市场先生会如此慷慨的给予你这些需求 , 是因为你交易手法过硬 , 还是因为你资金雄厚 , 还是因为你交易辛苦 , 亦或这一切都是你的南柯一梦 。
曾经与一位想要在期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朋友聊天 , 他说了一句让我感觉非常诧异的结论 。 他说 , 如果我有钱 , 我才不做期货呢 , 正因为我没有钱 , 所以我才想要在这个市场里捞点钱回去 。 这种想法有错吗?我第一反应是没有错?但是这种方法可行吗?我的反馈当然是不行 。 当我试着去反驳他的这种异想天开的初衷时 , 他会拿出很多的实例告诉我 , 有很多人就是以小资金而实现了大利润的 , 可是他却没有想过这些成功的小资金翻倍者 , 之前经历过什么 , 而让他造神的操作的手法 , 对于听故事的人能否有能力驾驭 。 人类善于高估自己的同时会低估成长路上的困境 。 如果我跟你说 , 我告诉你一个赚1个亿的方法 , 但是你必须要每天按照特定的任务栏去做 , 并且要坚持10年 , 我相信有一半的人做不到;如果我把这个因果关系再换一下 , 如果你坚持10年以上每天都是按照一个特定的任务栏去做 , 你在10年后或许会赚1个亿 , 我相信有80%的人做不到 。 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 没法给你10年后有一个确定的1亿 , 但你不按照规律去做、没有长期思维、没有坚持态度 , 你连可能性都没有 。
最近重读了2本行为学上的经典 , 《大癫狂》和《乌合之众》 。 这2本书都写于19世纪 , 离现在有近200年的历史 。 而时代的进步并未改变人类身上的那些劣根性 , 反倒是变本加厉的不断放大 , 信息时代的传播和贩卖焦虑的营销让投资者越来越盲从 , 越来越短视 , 越来越自以为是 。 太多的人只想着在欲望上做加法 , 在认知层上做减法 , 导致的最直接效果不是被收割 , 就是在被收割的途中 。
对于投资者的建议:把不切实际的欲望转变成可行性的欲望 。 交易上能够实现稳定收益的方式 , 或许很多 , 但要归类的话 , 逃不出下面的3种模式:
1、 人无 , 我有
2、 人有 , 我优
3、 同优 , 我信
第一种模式 , 直接PASS 。 不要去浪费时间 ,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因为越是成熟市场 , 越不存在降维打击式的妙手 。
第二种模式 。 你自己先理解 , 何为优?是赚得更多为优?还是控制回撤为优?是短期翻倍为优?还是长期复利为优?你的侧重点不一样 , 那你所追求的方向也会不一样 。 另外 , 如此成熟的市场 , 你所有的优只能是相对性的优 , 而非决定性的优 , 如果你不接受 , 那么你又把优当成了独一无二 , 跟第一种模式又一样了 。
第三种模式 。 交易系统、交易信仰、交易的一致性说的都是这个模式 。
1)、系统解决的是交易大方向 。 交易如果是盖楼房 , 而系统则是你的那张建筑图纸 。
2)、交易的信仰是唯一能够让你活下来的方式 。 人是非常善变的 , 而市场也是极其多变的 , 以变至变 , 只会更加混沌 , 而信仰不能让你实时赚钱 , 却能够让你熬过别人熬不过去的坎
3)、交易的一致性 。 任何的行情下 , 都有赚钱和亏钱的群体 。 期货市场最不缺的是机会 , 更不缺的是想要任何机会多抓的人 。
你本来是做服装生意的 , 你发现隔壁的小哥卖包子比你赚钱 , 于是你换成了包子店 , 然后你又方向另外一条街的老王卖奶茶更赚钱 , 你又换成了奶茶店 。 最后怎么样了?我不说你也知道结果 。
交易要延伸的是他的深度而非他的广度 。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 , 未完待续 。。。。。。,
【|期货交易的“虚”和“实” 02 – 欲望值】
推荐阅读
- 它们的智商已经高到人类无法理解,即使还没有爬到食物链顶端!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男孩失踪案”始末:七个孩子共同守护的死亡秘密,竟是弥天大谎
- 2008年安徽宿州一场兄弟争媳引发的人伦悲剧
-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神奇分界线,两侧海水泾渭分明,难道是刻意安排
- 古今鸟类巨无霸的对比:恐鸟体型超过鸵鸟数倍,可惜死在了长矛下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真的存在“布罗肯幽灵”吗?那个隐藏在云雾中的巨人,到底是谁?
- 研究证实:人类驯化对猫的进化产生重大影响,缩小猫的大脑
- 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12吨粮食”,够“河姆渡人”吃好几年,却引出一段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