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粒|《谁是宝藏歌手》被音乐眷顾的他们,也终将成为华语音乐的保护者( 二 )

文章插图
在初舞台的展示上,出道二十年的“括号歌手”金海心嗓音甜美如旧,带来第一张专辑的成名作《把耳朵叫醒》;“逗号歌手”凡宇带来原创小众曲目《困兽》;“问号歌手”房东的猫演唱的《云烟成雨》是自填词自作曲的作品;“艾特号歌手”曹杨翻唱经典流行歌《不能说的秘密》。
“符号”的设置以最直观的方式让艺人的标签可视化、可记忆,又在一定程度避免了用艺人个人经历作为噱头的低俗炒作。不依靠故事和身份等外界因素的加持,歌声和嗓音率先被记住。不卖人设、不渲染故事,仅仅是通过品质感的音乐和舞台,让音乐和实力为自己正名。
不强调流量的另一个表现是,《谁是宝藏歌手》没有淘汰机制。节目不涉及淘汰,从第四期开始,就正式开启揭名舞台。先由歌手们填写最想合作的人进行匹配,产生十三组合唱搭档。现场feat合作演出,最终由在场的6位推介人根据表现讨论决定是否揭名。
文章插图
在第一轮获得揭名的选手,将在第二轮揭名舞台中,与未揭名歌手一帮一合作搭档,名字成为一个动力和悬念,音乐舞台成为一张张必交的答卷。
陆虎说让这个世界满意,最大的自豪是歌迷会唱他的原创。锤娜丽莎最后在收官之夜感谢舞台给了她一次真正做歌手的机会,认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令人催泪。节目关注并珍视原创音乐人,让音乐市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文章插图
淘汰机制无疑是最能刺激感官的赛制之一,然而《谁是宝藏歌手》完全弱化了比拼的存在感,反其道而行之,提供了一个良性的、协作的沟通平台。不受赛制裹挟的比赛环境里,音乐人们的创作能力被最大化,音乐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以及他们对原创的坚持也令人动容。
从“括号”“逗号””问号””艾特号““小于号”开始,到“金海心““凡宇”“满江”“房东的猫”“曹杨”“李莎旻子”,每一位歌手都要用实力争取被“揭名”的机会,历经被大众重新认识的过程。因为“被隐藏”,所以当姓名被揭开,记忆会更加深刻。
通过先解构归零,再重新建构的方式,节目用叙事再次点题:歌手是符号,也是一个个值得被记住的宝藏。歌曲好听不是全貌,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并记住歌手的名字,才是这档节目最大的成功。
文章插图
推荐人覆盖全年龄层,深度辐射听众喜好
王源、罗永浩、陈粒、刘柏辛、荒井十一以及之后的飞行推荐人毛不易、胡海泉等各位嘉宾组成的推荐人阵容,完成了对00到60年代的年龄层划分,彰显了不同阶段音乐人的喜好。不同审美视角和圈层的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听众习惯。同时推荐人们虽然年龄层、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全部是有原创能力的音乐人,能够和选手们建立有效的沟通。
文章插图
节目弱化了点评嘉宾与选手的层级概念,将“评审”转变为“推介”,更强调对歌曲本身的“鉴赏”,而非竞技性的“评分”,凸显出了一档音乐节目应有的对音乐艺术性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不同音乐圈层的推荐人们在推荐过程中不再是知名音乐人,而是用自己的音乐品味和选手及观众对话。
文章插图
以民谣出身的陈粒能敏锐捕捉音乐人歌曲中诗意性的表达,新生代唱作人刘柏辛不遗余力地引领观众们突破固有的观念,感受更具前卫感创新性的音乐新形式。在初期备受质疑的王源、和看似与音乐市场毫不相关的罗永浩的出现让00后与60、70后观众们的音乐喜好得以被关注,不再是音乐市场中“沉默的大多数”。
多维度、多形式、多种类的音乐开始在《谁是宝藏歌手》中被挖掘、被发现、被认可。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音乐舞台才能成为大众的宝藏,而非引导音乐人们对立的战场。
从第二期开始的推介舞台,节目首次使用了“流动观众”的设计,即观众们可以依据歌曲的感染力自主选择是否观看舞台。对音乐的评判重新交由“大众化”的审美标准,观众的喜好通过对舞台的选择得到了最直观的展现,突出了节目“用声音打动人心”的初衷。
推荐阅读
- 《舞蹈生》收官夜,孟美岐终遭舍弃,连学员写歌都不敢提她名字
- 《我们恋爱吧》三个大男孩与一个男人,情感微妙变化中
- 《冰雨火》招商已满?王一博无愧头号功臣,网曝二审后直接定档
- 真敢说!宁静透露参加《中餐厅》原因,内涵赵丽颖没意思
- 《明侦7》正式定档!10位玩家高调回归,白敬亭刘昊然预定飞行位
- 《开端》收官:刘涛和赵今麦晒锦旗,白敬亭好想演脑洞大开的结局
- 她因长得太美,在《非诚勿扰》观众席被星探发掘,摇身一变成明星
- 原创街舞《黄河》舞动“湾区春晚”
- 视听盛典《王牌部队》节目被剪辑,肖战作为演员代表参加合唱
- 张淇在《朋友请听好》第二季重回“主播”台,流程娴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