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 涉黑大案背后为何一个保护伞都没打掉?教育整顿强力攻坚重点案件


枣庄 涉黑大案背后为何一个保护伞都没打掉?教育整顿强力攻坚重点案件

“这样一起重大涉黑案件 , 背后居然一个‘保护伞’都没有打掉?这不正常!”
今年4月 , 在全国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 , 中央第九督导组刚一进驻山东 , 一起“反常”的案件立刻引起了督导组的注意——枣庄李绍彬案 。 在这起案件中 , “黑老大”李绍彬和他的犯罪集团盘踞当地20多年 , 涉嫌非法拘禁、寻衅滋事、非法采矿等15项罪名 , 甚至公然持枪械斗 , 团伙聚敛的资产更是数以亿计 。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起重大涉黑涉恶案件背后 , 竟然没有任何“保护伞”被立案审查调查 。
“我们对这个案件 , 一百个不满意!”在走访群众过程中 , 这是中央督导组听到的最直接、最响亮的呼声 。 “黑”有没有打透 , “伞”为何没有触碰 , “没问题”会不会是更大的问题?带着群众的疑问和期盼 , 中央督导组向山东直接建议 , 成立专班督办 , 紧盯案件 , 一查到底 。
事实上 , 枣庄市当地的办案机关并非没有掌握“保护伞”的线索 , 但在查办过程中 , 却总是阻力重重 , 举步维艰 。 究其原因 , 就在于李绍彬及其团伙在当地经营多年 , 所从事的矿业领域资金密集、资源富集 , 已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 李绍彬案被办成了草草了事的“夹生案” 。
对此 , 中央督导组提出督导建议 , 山东省委高度重视 , 迅速从全省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 , 果断将案件提级办理 , “黑老大”李绍彬等人也被异地关押 , 最大限度排除阻力干扰 。 从此 , 案件查办工作驶上了“快车道” , 很快梳理出61件公职人员违法违纪问题线索 , 其中“大伞”由专案组直接提级办理 , “小伞”则由枣庄办案机关在专案组指导下查办 , 目的就是为了“大伞”“小伞”同步打、相促进 。
案件加速办理迅速撕开了突破口 , 强大威慑让涉案的公职人员坐不住了 , 不少人选择主动投案交代问题 。 5月13日 , 山东省政法委副书记惠从冰向山东省纪委监委投案 , 主动交代了收受李绍彬贿赂等问题 , 山东省纪委监委随即对他采取留置措施 , 展开审查调查 。 相关信息向社会通报后 , 原本“一百个不满意”的案件获得了群众的点赞:“让违法者胆寒 , 是教育整顿结出的硕果!”
案件的有力突破释放出明确、清晰的信号:教育整顿绝非走过场 , 清除害群之马无禁区 。 一个多月时间里 , 山东枣庄省市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已经对36人立案审查调查 , 仅枣庄就有11名政法干警主动投案 , 向组织交代了和李绍彬有关的打探案情、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问题 。
“说教千遍 , 不如一次震撼!”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办介绍 , 抓重点案件线索攻坚始终是教育整顿的重要切入口和着力点 。 此前 , 一些地方的政法干警在自查自纠时主动交代问题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 但随着一批重大典型案件的突破 , 不少人在强大压力下不再避重就轻 , 打消了侥幸的念头 。 “只有用‘严查’当头棒喝 , 才能惊醒那些在教育整顿中‘昏昏欲睡’的人 , 真正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 ”
据了解 , 近期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多次部署重点案件攻坚和评查工作 。 针对近期开展的第一批教育整顿“回头看” , 领导小组提出要对重点案件采取提级评查、异地交叉评查等方式深挖彻查 , 对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 , 要精准施治纠正到位;针对第二批教育整顿的督导工作 , 领导小组明确要求要注重发挥重大案件突破的震慑效应 , 把握政策 , 通过抓案件查办促责任落实、促查纠整改、促破解顽疾 , 确保教育整顿不走过场 。
【枣庄|涉黑大案背后为何一个保护伞都没打掉?教育整顿强力攻坚重点案件】【来源:长安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