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发表《增长的极限》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的今天 , 当前人类社会的前景又是怎样的呢?
给世界带来冲击的《增长的极限》是瑞士民间智囊团罗马俱乐部委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丹尼斯?梅多斯博士等国际研究组于1972年发表的报告书 。 本书挑战了现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 向读者展示低碳经济、生态足迹等话题 , 是系统思考方面的典范之作 。
那么 ,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将人类的峰值设定在2040年呢?
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 , 之后急剧衰退 。
在这份报告中 , 地球与人类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计算机模型“世界 3”模型是基于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环境污染和枯竭资源消耗五个变量来模拟的 。 模拟结果显示 , 如果当前工业化、环境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枯竭的增长趋势继续下去 , 全球增长将在未来 100 年内达到极限 。 ” 。 在不采取特别对策的“BAU脚本”中显示“世界经济增长将在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 , 之后急剧衰退” 。
急剧衰退的BAU情形2
那么 , 在《增长的极限》发表约半个世纪后的今天 , 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呢?
2020年11月3日 ,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董事加亚赫林顿利用截至2019年的实证数据验证了“增长极限”和学术界的预测 。 并在在《工业生态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的论文 。
【增长的极限|人类将在2040年达到顶峰后灭亡? 冲击世界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本研究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均工业产量、人均粮食、人均教育、医疗服务、枯竭性资源量、环境污染、人类福利、生态足迹(EF)这10个变量为基础 , 用四个假设剧本为基础进行分析 。 这四个剧本分别是:以①“BAU剧本”、②根据假设天然资源是BAU剧本的2倍的“BAU剧本2”、③在BAU剧本2的基础上技术发展及其适用急速进行的“CT剧本”、④以CT剧本为基础改变社会价值和社会优先事项的“SW剧本” 。 这4个剧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结果显示 , 数据非常接近“BAU情景2”和“CT情景” , 显示“今后10年内经济增长将停滞” 。 这表明 ,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继续追求经济的增长 。
无论是不采取特别对策的“BAU情景2” , 还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CT情景” , 本世纪内产业资本和农业生产量的减少、福利水平的下降都是不可避免的 。
但是 , 经济增长达到峰值之后 , 在“BAU情形2”中可以预见急剧衰退 , 而在“CT情形”中有可能相对缓慢衰退 。
技术创新和社会优先事项转换的重要性
在这4个剧本中 , 虽然“SW剧本”与现状相差甚远 , 但赫林顿在这篇研究论文中指出 , “通过技术革新和社会优先事项的转换 , 人类有可能回到‘SW剧本’” 。
赫林顿提倡将“增长”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战略 , 而这里的“增长”本身又并不是以增长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