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灾难需要科学的武装
◎ 汤霏
7·20暴雨会成为郑州人一生刻骨铭心的记忆 。 这次水灾 , 让许多人头一次对降水量有了概念 , 头一次懂得太平洋的台风会煽起内陆的暴雨 , 头一次感受到天灾面前人的渺小和无助 。 科学知识 , 这一次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 不是枯燥的考点 , 而是对呈现在人们眼前和身边的灾难现象的具体解读 。
【|面对灾难需要科学的武装】这次水灾过程中 , 众多媒体表现得十分专业 , 从科学的角度详细解读事件 。 一篇篇原创文字 , 回应了社会的困惑和关切 。 气象基础知识、天气预报、洪灾自救等话题 , 及时把科学的武装送到公众手中 。
科学走来了 , 盲目走开了 。
其实 , 在日常生活中 , 有些科普并不总是受到欢迎 。 那些高高在上、脱离生活、形式主义的科普 , 是没什么市场的 。 在大灾大难面前 , 我们看到 , 那些秉承人本主义精神 , 急群众之所急 , 想群众之所想 , 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 , 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 。 在全民求知的氛围中 , 科学传播是能发挥出巨大能量的 。
在灾难中 , 科学的媒体报道犹如站在船桅杆顶的哨兵 , 指引我们避开冰山和漩涡 。 科学的报道和分析不仅能稳定人心 , 还能够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 增强社会的危机意识 , 指引大家在下一次危机中做出正确的行动 。
网络时代 , 科学传播加速 。 近20年 , 很少有哪一次灾难不是在某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的科学素养水准的 。 我们也愈发感受到 , 建立灾前、灾中、灾后科学传播的长效机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当前 , 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 , 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正进一步提升;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 , 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 , 全社会也必将进一步把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
编辑:黄磊
审核:朱丽
推荐阅读
- 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美国发出预警,2030年地球或发生极端大洪水
- 对于马来说,马蹄铁是累赘吗?野外的马为何不需要马蹄铁?
- ?人类需要用新颖的通信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搜索外星人
- 怎样才能更确定的在交易上获得成功,我们需要怎样走好交易成功路
- 孙卓奶奶跪地寻孙,曾和人贩子当面对峙,孙海洋决定再生个孩子
- 前所未有的灾难逼近地球!科学家发出可怕警告,人类或被灭绝?
- 南太平洋巨响之后,撒哈拉沙漠出现异象,人类将面临可怕灾难?
- 水不溶性药物由于溶解度低需要大量有机增溶剂,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 汤加火山剧烈爆发后,撒哈拉沙漠也出现异象?人类或面临气候灾难
- 走到比邻星需要多久?开车需要4554万年,步行需要12.6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