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接导游欢迎词|四川成都地接欢迎词( 二 )


综上所述,四川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 。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据史书《华阳国志》记载,天府一词最早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专门管理国家的珍宝、宝藏,由于天府一词有了上述一层含义,后人便借来比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域 。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曾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在这段话中,诸葛亮分析指出,四川虽然地势险要,但盆地内部却全是肥沃的土地,是一块好地方,假如刘备能占领此地,便能促成帝业 。在这之后,天府一词便成了历代文人学者笔下四川盆地的代名词,进而誉称四川为天府之国 。
另外四川还被称为蜀,关于蜀的来历,史料中记载:蜀就是蚕,因为传说中蜀国最早称王的人叫蚕从,再联系到四川养蚕业发展最早,所以,现在也称四川为蜀 。那么四川这个名字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它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呢?在宋朝时,宋真宗对行政区作调整,将川陕路一分为四: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交通的中心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的岷江中游,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近50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万,辖8区12市县 。
至今为止,在史料中有所记载的成都,已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据史书记载,最早在成都建城的是春秋战国前期的开明王朝,当时的开明氏九世将国都由樊乡(双流)迁到还只是一片荒地的成都,并借用西周建都的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到岐山,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定名为成都 。
公元311年,秦国丞相张仪率大军消灭了开明氏的蜀国 。秦惠王改蜀国为郡,命张若为蜀郡守,并在此建城.据《华阳国志》记载,当时张若、张仪所筑的秦城,周围十二里,高七丈,城下修有仓库,城墙上筑有哨所、箭楼,城内建有街坊和府衙 。秦城分太城和少城两部分,太城在东,少城在西 。秦城又有龟城的别称,最早源于扬雄的《蜀本记》,本中记载:秦相张公子所筑成都,屡有颓坏,有龟行于此,巫师言依龟行迹筑之,而城果就 。然而,宋代时赵汴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张若所筑城墙亦顺江之势,因成都地势偏东北,所以所修建筑都为顺势而建 。从今天的成都也可以看出,大部分街道还是偏向东北方的 。
西汉时,成都织绵业相当发达,成为官府税收中的重要来源,为了便于管理,汉王朝特在此设立官员专门管理织绵,所以成都又被称之为锦官城,简称锦城 。
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四川成都地接欢迎词》相关的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