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景点导游词|古城阆中导游词( 二 )


山门为明代重建,正门上端悬挂的汉桓侯祠大匾为最近逝世的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 。跨进八字形的大门,便是高耸的敌万楼 。敌万是说张飞有力敌万天之勇 。楼为明初所建,重檐歇山式屋顶,四瓣镶成的梅花方形柱,翘角连云、气势不凡 。两边侧殿为文物展览室和群塑厅 。文物展出有1000多件 。请看这百碑文字:汉将军飞,率精兵万人大破贼首张都于八蒙,立马勒铭 。据说是张飞亲笔书写,足见张飞不仅是一员猛将,而且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 。世人说张飞是粗中有细,这石碑算得一件证物 。群塑馆里根据《三国演义》描写的张飞主要业绩制作的六组雕塑,各位都熟悉《三国演义》,不用我再作解说,就请一一看去 。
走进大殿,中间端坐一尊竖眉瞠目,状貌威猛的张飞,却怎么是头戴王冠,身着锦袍,手捧玉笏的塑像呢?原来在清朝嘉庆年间,张飞被追封为桓侯大帝,殿上塑的是他的冠冕文身坐像 。塑像两边是长子张苞执蛇矛、功曹马齐捧丹书 。左右两壁是岳飞草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将大殿烘托出一派威严而儒雅的气氛 。
后殿实为墓亭,古雅简朴,肃然卓立 。亭柱一副对联:
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
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 。
上联写张飞追随刘备一生征战,但实现统一全国的壮志未酬,英魂仍存遗憾 。下联说他死后,此墓虽只埋了无头之躯,但人们纪念其忠勇的情怀千古不衰 。无头之躯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张飞被杀后,凶手范强、张达二人割下头颅,想拿到东吴献给孙权,作为进身之阶,他们乘船顺长江东下时听说孙权正向刘备求和,二人惊惶无措就把张飞的头抛入江中,浮到云阳地界被一位渔翁捞起,葬在云阳凤凰山麓 。这就是张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悲壮故事 。
墓亭下窝庐形约有拱穴内,端坐着张飞的武身像 。请看,这像真是豹头环眼,燕颌虎须的猛张飞了吧!像前摆的盘龙石斗窝叫长明灯 。据说,张飞驻守阆中时,曹魏大将张梆带领5 万大军进攻巴西首府阆中,当时张飞守卒不过万人,在宕渠与张合相拒,前后50日,张飞依靠当地人民的支持,从梓潼山小路直取张合大本营瓦口隘,大败张合,取得保境安民的胜利,阆中人感戴他在他死后,特意选取最好的石头精工雕成这座长明灯 。千百年来,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为张飞扫墓,给长明灯献油
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古城阆中导游词》相关的文章 。
张飞墓高约6米,方圆100多平方米,全用黄土垒成,宛如一个椭圆形的小山峦,岁月沧桑,墓穴无恙 。墓上古木森森,碧草茵茵,似乎印证出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对这位勇猛刚强、嫉恶如仇的张三爷的敬爱 。阆苑仙境锦屏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