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 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 , 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 , 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 , 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 , 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
好 ,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
(如大家所想的一样 ,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 , 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 , 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 。当然 , 在这些文物里面 , 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 , 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
所谓曾 , 就是曾国 , 侯 , 就是诸侯国的国君 , 乙是他的名字 , 连起来讲 , 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 , 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 , 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 。在我国古代史上 , 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 , 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 。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 。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 。因此 , 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 , 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 , 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 。那么 , 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
众所周知 ,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 , 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 , 三种区域的文化中 , 以楚文化至为重要 , 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 , 特色还不多 , 水平也不高 , 几乎是不足称道 , 一直到了春秋中期 , 才有了发展 。我们知道 ,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 , 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 , 而且战争频繁 , 群雄割据 , 诸侯争霸 。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 。与此同时 , 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 , 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
现在 , 我们回过头来 , 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 。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 , 距武汉市约165公里 , 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 , 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 , 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 , 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 。因此 , 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 。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 , 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 , 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 。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 , 又不属于楚 , 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 , 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 , 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 , 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 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