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陵博物馆|郑王陵博物馆导游词( 二 )
另外,考古发现这里是韩国的铸铁遗址,韩灭郑后在都城内兴建的大型官营作坊,在此大挖大烧郑主墓破其风水的历史场景,刻意体现了改朝换代后韩人惧怕郑人复国 。在此墓的南边,有一些韩国残疾人和小孩的墓葬 。
第二展厅 五号车马坑及中型大夫级贵族墓
5号车马坑在中字型大墓南墓道东南约10米,坑中葬4马车1辆,2马车2辆,马8匹,犬1条 。马骨被压在车体之下,马匹侧躺放置,头向西,1号车为仪仗类的大车,放在坑的中间,2号车与3号车都是小型游猎车 。另外,犬骨斜爬在3号车厢上,有明显的挣扎痕迹,形象十分生动可怜 。
这座陪葬坑的墓主人是大夫级贵族墓葬,作为葬具的木质棺椁均已腐朽,依其遗迹可知葬具为一椁一棺,出土了一些小件玉器和青铜器片 。从故城中已发掘的10余座中小型车马坑的情况看,5鼎墓,也就是中大夫的级别才能殉葬1辆车,个别殉葬4辆车,这种级别的车辆都没有发现任何装饰品,这和国君所陪葬的车辆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它们的级别和地位是明显不同的 。
整个郑国陵区从1999年发现至今,共探明不同规模的车马坑达23座,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的3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而且不乏15米以上的特大型墓葬,长宽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就有4座,位于中字型大墓西侧的3号车马坑长13.5米,宽11.5米,深7.5米,面积几乎是1号车马坑的2倍 。2002年3月开始清理,7月份清理到5米深时发现车辆非常密集,现暂停清理,开始挖砌坑底防渗过洞和四周防渗墙,目前防渗工程已竣工 。该坑葬车数量可能在30辆以上 。2000年发掘的1号车马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轰动,新郑市委、市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又建立了中字型大墓发掘现场和中大夫级贵族墓展示厅,并对陵区进行了绿化和建设,以车马坑群的展示为主要特色,车马坑群数量众多,葬车多样,在这样一个极为有限的区域内有如此多的车马集中,不能不说是一个罕见的奇观 。它构成了我国截止目前春秋时期葬车最多,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 。成为以军阵形式随葬的渊源,比闻名中外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早400多年 。
第三展厅 一号车马坑
1号车马坑是我国目前发现春秋时期葬车最多的车马坑 。它的平面呈长方形,口长10.4米,宽8.4米,口部略大,底部略小,深5米,四角各有两道供古人上下的脚窝,内葬多种豪华、实用、形式多样的车辆22辆和许多马骨 。春秋战国时期,一坑多车制似乎已成为一种更新颖、更时髦的追求 。郑国1号车马坑葬车众多,就其典型代表它的葬制规律一般为车轮摘掉后侧靠在坑的四壁,马匹杀死后平铺坑底,车体则放在马匹之上,摘下的车饰、马鞍、马蹬、马衔等活动车马具放在主墓内,这与其它列国车轮不摘,马匹放在车辕下的葬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可能与郑人的观念有关,推测应是墓主人对珍贵的车马占有权的充分体现 。
推荐阅读
- 错误郑愁予读后感
-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木偶奇遇记读后感300字
- 繁星春水读后感|繁星春水读后感寒假作业
- 鸟蛋先生|卡先生和他的忧郁鸟
- 草船借箭读后感|《草船借箭》读后感400字
- 读后感|《枣庄咏》读后感
- 叶圣陶稻草人|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
- 小班幼儿评语|幼儿小班精华评语
- 诗歌朗诵串词|郑集思《废墟上飘着一支歌》朗诵前串词
- 诗歌朗诵串词|郑集思《咸水谣》朗诵前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