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禹王台区|河南开封禹王台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二 )


看过御书楼的碑刻 , 请大家到师旷祠参观 。请看这个神态自若、跪坐抚琴的塑像 , 就是曾经在古吹台上弹奏乐器的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 。师旷音乐技艺非常全面 , 能够弹奏各种乐器 。《史记.乐书》中记载 , 师旷给晋平公弹琴 , 引来玄鹤起舞 , 天地动容 , 《淮南子.原道篇》中记载师旷之聪 , 合八方之调 , 说他有辨别八方风乐调的才能 。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 , 据说古曲极品《阳春白雪》东曲就是师旷所作而留传下来的 。春秋时期 , 开封是魏国南部边境的一个小镇 , 当时叫仪邑 , 仪邑的百姓们为了纪念师旷 , 就把他经常弹奏曲子的地方叫吹台 , 年深日久 , 吹台已成为远古之事 , 人们就把这座台子叫作古吹台 。
离开了师旷祠 , 我们进入禹王台的主殿--禹王庙 。禹王庙是为了纪念古代治水有功的大禹而修建的 , 它初建于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 。东展室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像 , 西展室是大禹治水成功后亲笔书写的文字--夏禹碑以及夏禹碑的译文和白话文 。中间的这座禹王殿是古吹台之上的主体建筑 , 里面所立大禹塑像原来是一座八尺高铜像 , 铜像在1927年被毁 , 现在的这个塑像是1981年7月浙江美术学院的艺术家按照大禹陵的塑像原样制作的 , 像高5米 。殿内东西两侧是大幅仿汉代的砖雕壁画 , 内容是大禹治水图和治水完工以后的庆功图 。殿内后墙壁上四块石刻为大禹碑原碑 , 是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河南巡抚刘树棠刻制的 , 其碑文主要内容是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
大殿西侧院是水德祠 。水德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 , 奉祀自战国时期至清代的38位治水有功者 , 各立牌位 。改建后的水德祠内新增雕塑三尊 , 中间的这也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起 , 东边的这位是元代人贾鲁 , 西边的这位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 。水德祠中所奉把的38位治水有功者 , 大多数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学家 , 都是曾经对治理水患做过贡献的人 。东西两侧排放着38位治水有功者的牌位 , 其中包括战国时期两位、汉代七位、明代七位、清代七位 。水德祠充分反映了饱经水患的开封人对治水有功者的颂祷和怀念 。
大殿东侧院是三贤祠 。三贤祠建于明代(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抚毛伯有感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同登吹台饮酒赋诗而特意建造的 。主殿有三贤相聚塑像 , 反映的是三位诗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景 。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 , 在京名噪一时的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得罪了杨贵纪 , 被解除了翰林职位 。他东下洛阳 , 结交了杜甫 。两位大诗人神交已久 , 相见恨晚 , 便相偕沿着黄河漫游 , 饱览锦绣山川 。初夏时 , 他们来到开封 , 在开封又遇到了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 , 文坛三杰 , 风云际会 。这两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来古吹台上饮酒赋诗的情景 。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了《梁园吟》 , 杜甫写下了《遗怀》 , 高适写下了《古大梁行》 。接下来是千金买壁和十载客梁园两组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