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导游词|冠豸山导游词二则

冠豸山导游词二则
首页范文大全导游词福建导游词正文
冠豸山导游词二则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在线字典〗
一则:
远道而来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欢迎来到冠豸山观光旅游 。我是XX旅行社导游XX 。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游览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景区 。
【冠豸山导游词|冠豸山导游词二则】朋友们,请大家往上看,看看这座山峰形状像什么呢?先看看主峰两边紧挨着的两座山像是两个帽翅,对了,像个官帽 。它叫獬豸冠,也就是宋代以前执法官的官帽,在古代也泛指执法官,关汉卿的《玉镜台》中就有这么一句台词生前不惧獬豸冠,死来图画麒麟像说的就是执法官 。
什么是獬豸呢?相传它是古代的神羊,独角,能辨是非曲直,若见人争斗,就会角触理亏的一方 。楚文王曾按这个形状制成獬豸冠,远远地望冠豸山,就像獬豸冠 。也正是体现了冠豸山的威严正义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把冠豸山视为刚正的神山,也是人们追求建立公正廉明社会的象征 。
现在我们开始登山了,请大家谨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同时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哦!看,前方这株迎客松正向我们微微点头,欢迎大家的到来 。
这颗迎客松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过去的冠豸山上满山遍野古木参天,半山腰有松风亭,山顶有听松亭,还有印松麓等景观和石刻,也留下了厦门书法名家罗丹先生在抗战期间写的名句崖刻:一天秋色千峰雨,万壑松涛十里关的崖刻 。
品松韵,沐松风,树正气,赞风格,这是游冠豸山的一大乐趣,上世纪六十年代,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写有一篇《松树的风格》,它笔下的松树给人以傲霜凌雪,百折不挠,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这正与冠豸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寓意相吻合 。是不是感觉迎客松为我们带来一片荫凉,那就让我们带着一身脱俗超凡的感觉,继续登山吧 。
传说这座山原来在武夷,只因为有一年九龙江发大水,玉帝命令一神仙将山赶往九龙江堵水,赶山神仙到连城地界时,口渴难忍,来到一村庄讨水喝,热情村姑让他喝了三大碗酒,醉后误了时辰,把山留在这里,故早有北夷南豸,丹霞双绝之称 。
各位团友,在这里我们看到有冠豸二字,这是元代一县令同卿镌刻在这里的 。这是圣旨牌坊,清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天国余部石达开的族弟石镇吉部署千人进攻连城,连城无险可守,县令随同数千群众,登山避难,最后太平军攻上冠豸山,造成3千多群众惨死 。这圣旨牌坊就是朝廷下令诰封在此阵亡的县衙官兵和3千多群众的 。
朋友们,我们已经到达山顶了!站在这里眺望前方,县城的景致尽收眼底,真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冠豸山人文鼎盛,出过20多名进士,堪称连城文化摇篮 。民族英雄林则徐和大才子纪晓岚在游冠豸山时,于东山草堂题下了江左风流和追步东山名匾,至今还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