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夷山导游词|福建武夷山天心景区导游词( 二 )


[导游内容]大红袍茶树
从玉柱峰前行至九龙窠 。九龙窠是一个幽奇深邃的峡谷,九认嶙峋的山峰,犹如九条腾空而起的游龙 。峡谷里巨石错落,细泉潺流,到处布满了丛丛簇簇的茶树,真是满谷春色,一派生机,不愧是茶的王国 。在九龙窠最后一窠岩壁间,不一用石块垒成的盆景似的茶园,上面生长着几丛茶树,它就是闻名于世的茶中之王大红袍 。大红袍之所以能够获得茶中之王的誉称,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 。大家请看,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水自罅滴落 。而随水流落的还有苔藓等有机物,因而这块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 。且两面三刀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常,气温变化不大 。再加之茶农平时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选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别的器具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自然就使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卓著的药效 。经茶师评定,大红袍冲至九次,尚不脱原茶之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冲至七次,味就极淡 。从而夺得了茶中之王的桂冠,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关于大红袍茶树名的由来,民间传说很多,有的说天心庙的老方丈,用生长在九龙窠的神茶治好了一位进京赶考举子的病,后来举子得中状元,为感谢神茶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脱下身上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后人便给茶树取名为大红袍 。也有的说某朝一位皇太后患病,终日肚疼鼓胀,卧病不起,请遍天下的名医,用尽了灵丹妙药,都不见效 。后天心庙的老方丈敬献九龙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 。皇帝便命大臣带上一件大红袍,代他前往武夷山九龙窠谢恩 。大臣到时,便将大红袍牛披在茶树上,并将茶树取名为大红袍 。但更多的人认为大红袍茶树是因为早春时节,叶牙勃发满树艳红 。远望宛如一件件大红袍覆盖树冠而得名 。大红袍茶树仅有四株,来武夷的旅游者,无不想一睹大红袍茶树为快 。目前,武夷山市有关部门,已开辟大红袍之旅 线路,受到了中外游客的好评。
[导游内容]天心永乐禅寺杜辖岩
从九龙窠前行里许,大家等到看的这座山岩叫天心岩 。岩下这座寺庙就是武夷山现存的最大寺院永乐禅寺[图] 。据董天《武夷山志》记载:永乐禅寺的前身,称山心永乐庵 。山心指其地理位置而言,因名刹座落于方圆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景区中心,故名,明嘉靖七年(1528年),道士韩洞虚加以重建,改名天心庙 。清康熙年间,武夷山章堂岩铁华国师的弟子果因和沿重光了这一宗教名构,改称天心永乐禅寺 。此时的天心 之寓意又进一步得到禅理的抒发 。蕴藏着禅语天心明月和佛教徒所向往的极乐世界的无穷寓意 。重建后永乐禅寺,南北长17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 。古刹四周古木参天,篁竹蔽邃,鸟鸣蝉噪,意境深 ;步入寺内,香烟燎绕,梵音清越,恍如游仙 。永乐禅寺鼎盛于清朝之际,有僧徒百余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有关部门以已决定修复永乐禅寺 。目前大雄宝殿修建工程正在进行,并在通往禅寺的山径旁,依崖新凿了一座弥勒佛岩雕,高19米,宽13米,佛像岩后的巨形佛字[图],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字,字高11米,宽9米,计99平方米,取九九吉利之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