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园寺|祗园寺导游词( 六 )


〔雄鹰展翅或天鹰〕
丹霞赤壁高180米,长约450米,弧形弯曲的崖壁貌似鹰的翅膀,流水冲蚀形成的放射状冲蚀沟,如同鹰翅上梳理整齐的羽毛,整个崖壁酷像展翅欲飞搏击长空的雄鹰 。天工造物,如此神奇,我们称它为天鹰,或许它是哪位天尊遨游天空的坐骑,才让他俩如此相依相近,亲密无间 。
我们往山下走,可以看到一座寨门,到这里我可要讲竹安寨的由来了 。
〔竹安寨的由来〕
说到竹安寨,我要先说一个人,此人名叫罗学敏,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连城北门人 。他自幼勤奋自学,博览群书,深明大义 。在潮州经商纸业致富 。对连城的大事如建义仓、联保甲、设卯金、兴学校都带头倡议捐资,全力办成,所以在族人中很有威望 。
清同治三年(1864年),罗学敏才十几岁,就随家人到竹安寨避乱 。当时,仅在半山上筑几间草屋,就住上几百人,既无险可守,也很不坚固,但由于偏僻仍然躲过了灾难 。事隔三十余年,罗学敏仍然记挂这里,并与冠豸山比较,觉得这里僻静,山势险要,稍加整理建筑也不比冠豸山逊色,于是下决心要在这里建一山寨,为长远避乱之 所 。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将族内保安社的几位乡绅请来,实地察看,谈了建寨的设想,大家都乐意捐钱修建 。可是这座山的上半截是山下揭乐村的庆元神社所管 。他们找到神社的董事商量,交纳纹银叁拾伍两作为神社的香火钱也当作买下上半截山,并上下不分界线,为庆元、保安两社的共有山场,立下字据,请人公证 。于是在当年十月初三日开始动工,修砌沿途道路,创建周寨石垣,筑水塘,凿石阶共花费四千多银元 。参加建寨的保安、庆元社友,另备工资,在山上开基砌址架厂筑房,吃住山上,日夜赶工,历经五年才修成 。这里便成了石上生泉,松竹翠绿、矮屋茅庐,怡然自得的住所 。在太平年间可以开扩心胸,温经读史 。一旦遇到战乱人祸的年月,则可以带上一家老幼,到这里避难保平安 。就取名竹安寨,有竹报平安的含义 。而当地的老百姓多叫揭屋寨,又叫马头山 。
〔天墙〕
天墙是一处最大、最长、最壮观、最漂亮的一堵墙,是备受人们赞赏的丹霞景观,也是丹霞地貌中最具有特色的石墙景观,被称为中国丹霞第一墙 。它垂直于地层走向的N(北)W(西)280裂隙和平行地层走向的N(北)E(东)10裂隙将岩石切割
为长条状块体,经流水侵蚀及重力崩塌,旁侧的岩块逐渐崩塌,形成长约1000米的单斜式墙状山体,高约150米,上部宽20米-35米,横看成墙,侧看成峰,丹霞石墙两侧崖壁上分布顺层发育的水平凹洞,有如亘古的长城 。墙顶狭窄,墙壁陡峭,行走其上,既兴奋又紧张 。具有雄伟壮 观,大气磅礴,观者无比震撼的观赏美学价值,是中国丹霞石壁中独一无二的珍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