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改革|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初浅探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对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网23http://为了应对新情况,解决交通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近几年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围绕着如何通过勤务模式改革来提高管理效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尤其是去年“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中,江津区公安局提出了“破解三基难题,探索警务模式改革”的工作要求 。按照区局的统一部署,交警支队组成调研组,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对改革当前勤务运作模式进行调研,并集思广益,选取部分单位进行试点 。笔者有幸参加了调研活动,对交通勤务模式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笔者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勤务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都是适应当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效地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 。为此,交通勤务模式改革一定要念好“全、快、活、精、严”五字经,始终围绕平安畅通做文章 。
“全”,即管控面要全,涵盖点、线、面,消除失控漏管现象 。“全”字是交通管理部门追求的目标,是交通勤务模式改革的重点 。可以说,当前的交通勤务模式改革其实就是要通过合理调整现有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警务效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管控面 。在当前警力不可能大量投入的前提下,要实现“全”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只要我们充分依靠高科技手段实施精确管控,同时在岗位设置和执勤警力安排上拓宽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好民警、协警以及交通协管员的管理效能,实现“全”管,是完全可以的 。如交巡警支队在勤务模式改革试点活动中,建立了以机动巡逻为主体,步巡为辅,固定岗为策应的巡查管控勤务体系,即:将安装“电子警察”的路口警力撤出,机动车交由“电子警察”管控,行人交由交通协管员管理 。执勤民警分别组成机动巡逻组、步巡组:机巡组管面、步巡组管线 。高峰期,所有执勤民警均按照承包点、线守点走线,对商业繁华区、校园门前、交通复杂地区、易堵路段等进行人工管控;平峰期,机动巡逻组按照顺时针方向对辖区所有路段进行巡逻,步巡民警按照规定线路进行巡逻 。在接到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室出警指令后,机动巡逻民警或步巡民警能够快速赶到指定地点,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指挥、管控 。切实做到把路口让出来,把路面管起来,把失控路段拾起来,扩大了管控范围 。
“快”,即接处警快、疏导拥堵快,处理事故现场快 。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数量呈阶梯式增长,人流、物流量急剧上升,人、车、路的矛盾愈来愈尖锐 。因此路面勤务改革要将“快”字作为核心和生命线,努力建立健全快速处理机制 。目前,我支队在提高路面管理效率方面迈出一大步,有效提高了我区的道路通行能力:首先是建成了监控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城区主要路口、路段的实时监控,只要路面发生拥堵苗头或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及时发出指令,大大提高了接处警速度 。尤其是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有效填补了盲点时段 。其次是实行了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 。事故快速处理机制运行以来,全区道路交通事故出警速度、处警速度大大提高,由交通事故引起的拥堵明显减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