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旱救灾|2010年副县长在抗旱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 )


二、全县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旱情发生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旱情发展态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宣传,全民抗旱救灾意识进一步提高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发布信息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抗旱救灾和节约用水宣传力度,营造全民抗旱救灾和节水用水良好氛围,全县共投入抗旱人员67332人次 。二是积极抓好抗旱物资调供储备,不断提高群众生产需要 。目前,共调供小春生产及冬农开发农膜210吨,农药180吨,种子69.5吨,新增抽水机15台,水袋(抽水机软管)7000米,储备抗旱用油5吨,新型抗旱剂18吨,目前全县共有抽水机具1087台,抽水能力达21.74万方/天 。三是加大投入,抗旱救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目前,全县已投入抗旱资金88万元,出动抽水机4556台/次,拖拉机2647台/次,人力畜力车18919辆/次,为抗旱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狠抓水利工程和科技措施的落实,损失程度得以较好控制 。及时对老化失修、损坏的灌溉沟渠进行了修复,对灿可水库和绿差塘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进行引水灌溉 。目前,新建灌溉渠道27件52.75千米,修复灌溉渠道1340件,新增小水窖360口,对抗旱浇灌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加大各项农艺措施的推广使用力度,提高群众抗旱能力,进一步降低了受损程度 。虽然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乡镇、部门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旱情威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抗旱救灾针对性不强,效果还不明显,一定程度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部分乡镇的旱情信息采集、传递、分析、报送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二是抗旱救灾手段单一,长期以来,马关森林覆盖率高,降水量充足,导致广大干部群众对抗旱救灾的综合训练不够,对抗旱救灾认识不深,加之,抗旱资金缺乏,抗旱所需物资储备不足,没有必要的旱情监测手段,难以为科学抗旱决策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三是抗旱基础工作仍然薄弱,雨水蓄积难度大,提水抗旱成本高,耗油耗电量大,且浇灌面较小,抗旱难度大 。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化程度低,难以满足抗旱需求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抗旱救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的思想,全力以赴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 。网htt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