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大学体育教师工作计划( 四 )


三、学制:标准学制4年,可在3~6年内完成 。
四、学分:总学分17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4学分、教育学及社会实践等课程有34学分,专业必修课70学分、选修课总数为40学分 。
五、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性环节三大部分 。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 。必修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程两部分,安排1854学时左右,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6类课程领域的相关内容,组合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 。在专业必修课中,主项提高课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项目 。副项提高课每个学生也只能选择一个项目 。而且不能与主项提高课重复 。
选修课程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学生至少要选修40学分 。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至少要选修16学分,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从第二学年开始选择 。公共选修课至少要在科学技术类和人文社会类各选修4学分,专业选修课是选修课程中的重点,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主要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才能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合格人才 。实践性环节分为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约需16-18周时间 。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
为了实现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结合我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和人力、物力资源状况,课程设置就必须满足以下特点:
1、增大学科课程设置的自由度 。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模块”化,必修课程“学科”化,专业选修课程“方向”化,公共选课程“领域”化 。
2、拓展课程的形式与内容 。具体表现为: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 。
3、从课程设置的改革入手,促进教学管理体制进入到完全学分制 。
六、相近专业:运动训练、社会体育 。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
七、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工作计划|大学体育教师工作计划】参见《xx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办法》和《xx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暂行规定》
工作计划|大学体育教师工作计划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