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新闻特写范文

【新闻特写|新闻特写范文】特殊的捐赠子彬昌下午3点刚过,门厅接待捐款的刘云杰老师告诉我:王镜师傅又来了!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高兴,我撂下手头工作赶忙走到前厅:大冷的天,这么远您怎么来了?我问 。他迎过来,右手拿着200块钱一扬:这不,我把这钱捐了 。王镜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黄杉木店周转房、捡破烂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捐款万元的退休老工人 。今天出现在我眼前的王镜老人,无论从脸色上,还是穿着上,都和以往来时大不一样了: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润,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土黄色新工作罩裤,足下一双黑色包头胶底棉鞋,显得干净利落 。我请老人坐下,没等我问寒问暖,他就满脸堆笑地说:这不,人家知道我困难,给我寄来200块钱,好人哪!我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我接过话茬:你节衣缩食,捡破烂把1万元都捐了,这200块钱人家给您,您留下用也是应该的 。老人立即反驳道:不能!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 。人家一片好心 。退休费我足够用了,还是捐给希望工程,给贫困山区办教育吧 。说着,他转过脸对刘老师说:你一定要写人家的名字,我把收据给他寄去,好好谢谢人家 。这情我领了 。我琢磨,退回去也太不尽人情 。可我又不能要,还是给希望工程,顶好!我一边聆听,一边凑过去接过老人手中的一个信封,那上面写着:河南洛阳一拖公司油泵厂安环科高防 。我明白了,这200块钱就是素不相识的高防同志看了中国青年报1994年12月19日刊登的《黄杉木店陋室铭》后汇给王境老人的 。这就是数天前发生在北京北新桥香饵胡同3号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捐款大厅的一幕动人情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