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中考数学|2013赴上海名师培训感想( 二 )
在此期间,我陆续走访了该校主管教学的朱校长,教导主任徐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于老师和语文组的其他老师 。在与相关领导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该校一些办学理念和特色化教学模式,比如他们学校的校本课程研发工作就做的细致到位,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贴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是教学很好的辅助手段,他们学校研发了一套校本教材是《中国汉字与文化》通过解读中国汉字,既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汉字,同时也更好的传承母语,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的意识,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起了促进作用 。该校还在上海市首先推出特色化教学,比如他们首先引进了两个法语班,由法国籍教师上课,该班的学生可以参加法语高考(这是我国第一次承认的法语高考),而且该班考入大学的学生全部是在法国名校就读,只要达到高考二本线,学校就负责联系推荐法国的一些名校,据说这个举措在上海市反响很大,很多外区的学生也纷纷来到这个班级学习(收费也比较高) 。另外我也与该校高三、高二级部的学生进行了谈话,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切情况,感慨最深的是学生的幸福指数很高,纷纷表示压力不是很大 。而且我走进高二和高三的语文课堂,先后共听了六次课,感慨颇多 。该校老师授课最大的特点是讲的比较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不多,而且他们教学不是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性,常常是下课铃声响起,就算讲不完,也一定停下来,下节课接着讲 。我听的几节语文课几乎每一节都不是完完全全的一堂整课 。这也充分体现了两地教学的差异性 。
在培训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高二-7班的主题班会,一次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一次黄浦区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展览 。这三次活动给我触动很大 。首先主题班会的模式,给我很大的启迪,整堂班会全部是由学生组织的,围绕“路上看到摔倒的老人,要不要去扶?”的主题展开,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再推举代表发言,表达本组的观点,最后班长总结归纳,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我私下也和学生交谈,他们的班会模式基本是这样的--就某一个话题,开展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从而达到深层次教育学生的目的 。他们学校的教研活动是大教研,三个级部的语文教师全部参加,这样的教研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是一条主线,不会导致级部与级部之间的脱节;而且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发言积极踊跃,纷纷就一些教学现象和教学安排出谋划策 。26号下午,朱校长带着我们五人去参加了黄浦区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展,感触最深的是,上海市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强,他们从小学开始不是过多的关注书本知识,而是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孩子们的才艺表演、绘画功底、手工编织、茶艺展示、航模制作等等,都非常的娴熟和独特,让人看到的是一帮活泼、快乐、有个性和特长的孩子,而这种做法是我们远远比不上的 。总之一句话,上海市的孩子童年是快乐的,有创造性的 。
推荐阅读
- 六项精进读后感
- 感动中国观后感2013
- 2013年研究生毕业感言
- 勇气|《勇气》读后感
- 史记读后感|史记读后感1500字
- 观感动中国2013有感|观2011年度感动中国有感
- 2010世博会开幕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感想
- 爱的教育读后感|中考作文-《爱的教育》读后感——爱的人生
- 作文读后感|中考作文-《买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 观感动中国2013有感|读《学会感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