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知识大全|社交礼仪大全(2)

【社交礼仪知识大全|社交礼仪大全(2)】八.交谈礼仪1.创造一个融洽的谈话气氛1)必要的寒暄 。诚恳的态度 , 能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 容易被人接受 。无论是说还是听 , 神情专注 , 都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 。应以微笑、点头等动作或以嗯、是等 , 表示认可 。在对方需要理解、支持时 , 要用对、没错、我有同感 , 给以呼应 。必要的话 , 还要在自己讲话时 , 适当引述对方刚刚发表的见解 , 或者直接向对方请教高见 。这些都是用语言和对方进行合作 。不要去迫不及待地直接陈述让对方不快或反感的事 。另外 , 用语要含蓄、婉转 。这样才有利于创造一个融洽的氛围 。2)用语文明礼貌 。我们要避免使用气话、粗话、脏话等 。那些不但有失身份、让人反感而且不利于谈话气氛的营造 。在常用的礼貌用语外 , 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惯用语:初次见面说久仰 向人请教说赐教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让道说借光客人到来说光临 请人帮忙说劳驾等待客人说恭候 托人办事说拜托探望别人说拜访 送人作品说斧正起身作别说告辞 夸人见解说高见中途退场说失陪 麻烦别人说打扰请人别送说留步 请人谅解说包涵3)注意语气语调 。交谈中 , 说话过快、过慢或是忽快忽慢都会影响交谈效果 。另外少用方言土语 , 即使有一个人听不懂 , 也不要用方言土语 , 以免让人产生被排斥、冷落的感觉 。也要注意对方的思维习惯 。比如在赞美女性的时候 , 我们要考虑中国人的思维和意识 , 不能直接说对方性感 , 而只适合说迷人 。如果说成性感 , 给对方的第一感觉可能是你对她没安好心 。4)怎样说话才不失分寸?交谈中不但说话要讲究文明礼貌和语气、语调 , 也要把握说话的分寸 。要让说话不失分寸 , 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外 , 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 说话时要认清自己身份 。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讲话 , 都有自己特定身份 。这种身份 , 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 。比如 , 在公司里 , 对上司你是下属 , 对下属你是上司 , 如果用上司的口气对平级或上司说话就不合适了 , 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有失分寸的 。第二 , 说话要客观 。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 , 应该客观地反映 。而有些人就喜欢主观想象 , 信口开河 。当然 , 客观地反映实际 , 也应视场合、对象 , 注意表达方式 。第三 , 说话要有善意 。说话的目的 , 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好话一句三冬暖 , 恶语伤人恨难消 。在人际交往中 , 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个分寸 。第四 , 说话要注意方式 , 多用婉言表达 。生活中 , 有很多问题 , 都可以用婉言表达 , 其功效是免除怨怒 , 促进尊重 , 让人与人之间充满友好和谐的气氛 。丘吉尔说:要让一个人有某种优点 , 你就要说得好像他已经具备了这种优点 。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畏首畏尾 , 或者办起事来犹豫不决 , 那么你不妨适时而委婉地对他说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可不是你以前的表现呀 , 你是个很有决断力的人 。先给他戴上他应该具备的优点的帽子 , 予以鼓励 。由于给了他一个良好形象的定位 , 所以他会为此而努力奋斗 , 从而改变目前的不好做法 。而不应直说:你这个真笨 , 什么事都办不成 , 这样一锤子把他给打死了 , 对方也就更加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如果有不速之客蓄意打探你的个人隐私 , 你又不便直接回答时 , 不妨说出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语来作答 , 对方在感到莫名其妙后会知趣而退 , 同时 , 隐隐感受到你的不可冒犯 , 这种用虚假理由来替换真正理由的话语 , 就是婉言的一种 。5)不要说你错了人都有自我肯定的欲望 , 渴望自己能力被别人承认 。如果不照顾到这种自尊心 , 而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说:你错了 , 因为 。这就意味着完全否定了对方的能力 , 只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 使他觉得难堪 , 丧失了尊严 。这时 , 他会为自己的态度找出种种辩护理由 , 甚至强词夺理 , 很可能会使交谈陷入难以挽回的僵局 。当我们在意识到对方确实是错了 , 又想让对方更正的时候 , 就得多注意 , 不要轻易说你错了 , 更不要强迫人家当面承认 , 而是要采取一些温和委婉的形式 , 巧妙地暗示出他错在哪儿 。6)和别人交谈 , 特别是和初次见面的人 , 谈什么主题呢?我们推荐四个主题:一是约定的主题 。即交谈双方约定的主题 。二是轻松的主题 。如风土人情、旅游观光、文艺演出、流行时尚等 。三是擅长的主题 。说一些和对方职业相关的话题 , 如果和法律工作者交谈 , 就谈法律方面的话题;和股票交易所的人交谈 , 可以谈谈股票等 。四是高雅的主题 。如文学、艺术、哲学等 。对于这四个 , 应该是引起交谈的很好的主题 。前提是对于你不懂或模棱两可的东西 , 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 闹出笑话 。2.把握谈话的忌讳一是个人隐私 。特别是双方初交 , 有关年龄、收入、婚恋、健康、经历等 , 如果不是对方主动提出来 , 就不要谈论 。二是非议别人 。无论是长者、名人或是双方都熟悉的人 , 都不要去议论 , 特别是隐私和缺点 。否则会给别人留下庸俗无聊、拨弄是非的印象 。三是错误倾向 。当前社会认为倾向错误的主题 , 如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生活堕落、政治错误等主题 , 要避免不谈 。四是令人反感 。如不小心谈到一些让对方伤感、不快的话题 , 要立即将其转移 , 必要时向对方道歉 。如疾病、挫折、死亡等 。五是独白 。既然交谈讲究双向沟通 , 在交谈中就要目中有人 , 礼让对方 , 要多给对方发言、交流的机会 。不要一人独白 , 独霸天下 。普通场合的小规模交谈 , 以半小时以内结束为宜 , 最长不要超过1个小时 。如果人多 , 在交谈中每个人的发言 , 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 。六是插嘴、抬杠 。出于对他人的尊重 , 别人讲话的时候 , 尽量不要中途打断或是和人争辩 。这是有悖交谈主旨的 。七是冷场 。交谈中从头到尾保持沉默 , 不置一词 , 从而使交谈变相冷场 , 破坏现场的气氛 。不论交谈的主题与自己是否有关 , 自己是否有兴趣 , 都要热情投入、积极合作 。万一交谈因为他人原因致使冷场 , 应该努力救场 , 转移旧话题 , 引出新话题 。3.怎样打破陌生、冷淡的僵局?在培训过程中 , 很多学员都提过这个问题 。初次见面的时候不知道先和对方说些什么 , 特别是对方比较冷淡甚至有敌意的时候 。所以 , 这里我们特别探讨一下 。谈论能被对方认同的、轻松参与的、目前都一致定论的 , 最好和对方有些关联的话题 , 是明智的选择 。这样能使对方对你消除戒备心理 , 进行下一步的交流 。二战后不久的一天 , 身为美国参议员的日裔早川先生在火车站等车 。他注意到身边等车的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盯着他 , 还有人交头接耳 。有一对夫妇带着孩子 , 盯着他 , 神情显得格外紧张 。当时都传说有日本间谍渗到了美国 。为打破尴尬局面 , 早川对那个丈夫说:真糟糕 , 天这么冷 , 火车偏偏又误点 。那个丈夫点点头表示同意 。早川继续说带着孩子在冬天旅行 , 火车又没个准 , 一定特别辛苦 。丈夫再次表示同意 。早川接着问他 , 孩子几岁了 , 看起来很乖很勇敢 , 比同年龄的孩子懂事 。他这次脸上有了一丝微笑 。就这样 , 化解了紧张的气氛 。交谈了几句后 , 他问早川:我问你一个问题 , 希望别介意 , 你是日本人吧?你觉得日本打赢的机会多大?早川说我的推测可能和你一样 。依我看 , 日本缺煤、缺钢铁、缺石油怎么打得过美国这种高度工业化的国家 。随后 , 他们谈到了早川在日本的家人 。以至于在上车之前 , 那对夫妇还请早川有机会一定要去他们的城市 , 去他们家吃饭 。你瞧 , 轻松的话题 , 就把这个间谍变成了朋友 。其实早川先生的话题 , 都是让对方能清晰地意识到、能有同感的、已成事实的观点 , 像这样的话题 , 谁都可以自如地参与 , 不存在什么分歧 , 很自然地也就拉近了双方原有的距离 , 并让对方立即产生好感 。这样 , 目的也就达到了 。4.交谈中的身体语言在交谈中出现了一些表情、动作 , 往往是人们真实想法的反映 , 表示某一方对交谈产生了兴趣或是厌倦 。因为无意识的身体语言有时会比声音透露更多秘密 , 所以在交谈的时候 , 应该知道这些身体语言的作用 。1)积极的身体语言 。以下这些身体语言表现出来以来的情况 , 就可以认为对方对这次交谈已经产生了兴趣 。对方的脸颊微微向上升 。这是对方刚刚开始感兴趣的迹象 。对于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 人们都渴望听得一清二楚 。眼睛眯起变细 。这是对方思考的一种表现 。他不但在仔细地听你讲话 , 而且大脑中也不停地在随之活动 。嘴角向上扬 , 嘴时常半闭半开 。嘴角向下 , 是一种轻视或者不屑的表情;嘴唇紧闭 , 表明他对你的话题实在不想参与;当嘴角向上扬时 , 表明他的兴趣被你调动起来了;而半开嘴巴时 , 表示他会和你一起讨论某个话题了 。肩部保持平衡 。对方坐立时 , 两肩不平 , 是一种疲惫的表示;肩部平衡 , 表明他的精神很好 , 对你的话题不厌烦 。对方眨眼次数减少 , 睁大眼睛 。频频眨眼表明了不耐烦 , 而贬眼次数减少 , 表明他已经被你的话题所吸引 , 大概没多余的时间眨眼了 。至于突然睁大眼睛 , 是他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 。身体略向前倾 。这是倾听的代名词 , 一个人专注听别人说话时 , 身体便会略向前倾 , 以求听得仔细一些 。频繁和说话人配合 。这时 , 对方已经积极参与进来 。当频频回答:嗯 , 或者是表示赞成地点头 , 他的态度也就可以看出来了 。2)消极的身体语言 。以下这些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的情况 , 就可以认为对方对这次交谈已经产生了反感或是厌倦 。跷起二郎腿 , 并将跷起的脚尖对着别人;打哈欠 , 伸懒腰;指甲、挖耳朵、抠鼻子、脚或摆弄手指;看手表;手搂在脑后;交叉双臂紧抱在胸前;双腿叉开;揉眼、搔头发;对着别人喷吐烟雾或烟圈 。九.电话礼仪在惜时如金的时代 , 电话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电话里 , 人们没见过你的笑容 , 你的蹙眉 , 没和你握过手 , 更没有观察过你的肢体语言、你的穿着 。不过 , 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 , 就是通过电话可以猜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很显然 , 怎样有效使用好电话 , 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 , 是我们交际成功的重要保证 。1.打电话的礼仪在拿起话筒之前 ,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或是准备什么?1)未打电话先准备打电话前 , 最好先做好准备 , 比如谈话要点所要讲到的数据等 , 可以记录在纸上 。这样既能节约时间 , 又不至于忘词 。通话前要把自己情绪调整好 。人们往往以为在电话里讲话 , 谁也看不见谁 , 讲起话来就不注意带表情、带动作 。其实这是不对的 。如果你希望对方了解真正的你 , 就必须把笑容、点头以及手势变成对方听得见的声音 , 激动时还可以带上动作 , 把声音表情夸大一些 。因为没有表情时讲出来的话往往是干涩而没有感情的 , 对方一听就能想象出来 。对方想象到你毫无表情的和他谈话 , 心里也就没有热情了 , 这样就中断或阻隔了两人的情感交流 。如果正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你的电话 , 在接过电话前 , 一定要稳定一下情绪 , 使自己高兴起来 , 不要把烦恼和不高兴传染给对方 , 更不能因对方在不适合的时候打来电话而发火 。因为对方并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 或是为了告诉一件很重要的事 。如果一说话就带出一股不欢迎或不耐烦的情绪 , 对方马上就能觉察 , 想说的也就不说了 。2)适合通话的时间通话最佳时间是在双方事先约定的时间或对方方便的时间 。除非有要事必须立即通告外 , 不要在别人休息时间打电话 。例如 , 每天上午7点前、晚上10点后及午休时间 , 用餐时打电话 , 也不合适 。另外要注意 , 给海外打电话 , 要先了解一下时差 , 不要不分昼夜地骚扰人家 。打公务电话 , 尽量要公事公办 , 不要在别人私人时间 , 特别是节、假日时间里 , 麻烦对方 。如果能有意识地避开对方的通话高峰时间、业务繁忙时间、生理厌倦时间 , 打电话的效果会更好 。会计师最忙是月头和月尾 , 不宜接触;医生最忙是上午 , 下雨天比较空闲;销售人员最闲的日子是热天、雨天或冷天 , 或者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行政人员10点半后到下午3点最忙;公务员最适合的时间是上班时间 , 但不要在午饭前后和下班前;教师最适合的时间是放学的时候;家庭主妇最适合的时间早上10点至11点;忙碌的高层人士最适合的时间是早上8点前下午5点后 。每次通话的具体长度都要有所控制 , 基本的要求是宁短勿长 。我们提倡三分钟原则 。在打电话时 , 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每次通话的长度 , 限制在3分钟以内 。在通话开始后 , 除了要自觉控制通话长度外 , 必要时还要注意受话人的反应 。比如 , 可以在开始通话时 , 先问一下对方 , 现在通话是否方便 , 如果对方不方便 , 再约另外的时间 。如果通话时间较长 , 最好先征求一下对方意见 , 并在结束时略表歉意 。在对方节假日、用餐、睡觉时 , 万不得已打电话影响了别人 , 不仅要讲清楚原因 , 而且不要忘了说声:对不起 。在别人工作时间里 , 原则上不要因私通话 。在和对方通话时 , 可以多称呼对方 , 不仅会使对方专注 , 而且还会增加你的感情色彩 。3)通话中的规范在通话的过程中 , 自始至终 , 都要尊重自己的通话对象 , 待人以礼 , 表现得文明大度 。在正式通话前 , 首先要说一声:您好!接下来要自报家门 , 以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谁 。在电话里自报家门 , 通话人有四种模式可以借鉴 。第一种 , 报本人的全名;第二种 , 报本人所在的单位;第三种 , 报本人所在的单位和全名;第四种 , 报本人所在的单位、全名和职务 。其中第一种模式主要用于私人交往中 , 后三种模式适用于公务交往 。最后一种模式是最正规的 。不论自己是什么身份或是再有什么值得生气的事 , 打电话给别人时 , 都不应该厉声呵斥 , 态度粗暴无理 。低三下四也没有必要 。如果对方电话有总机的话 , 不要忘了对总机话务员问声好 。比如:您好 , 请转 , 谢谢!碰上要找的人不在 , 需要接听电话的人代找 , 或转告、留言时 , 态度同样要文明而有礼 。并且还要用上请、麻烦、劳驾、谢谢之类的词 。打电话的时候 , 最好用手拿好话筒 , 尽量不要在通话时把话筒夹在脖子下 , 抱着电话机随意走动 , 或是趴着、仰着、坐在桌角上 , 或是高架双腿和人通话 。如果边打边吃东西 , 在公众场合或对方不是你的十分亲密的朋友面前 , 都是失态的 。通话也要注意控制音量 。不管打还是接电话话筒和嘴都要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离 , 声音宁小勿大 。用电话谈话 , 必须完全依靠声音 , 电话声音就是唯一的使者 , 你必须通过它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 。所以 , 传到电话那端的必须是一个清晰、生动、中肯、让人感兴趣的声音 , 首先音量要适中 , 更要注意发音和咬字准确 。不管是长途还是市内电话 , 都不要大喊大叫 , 要想着你是对着对方的耳朵说话 。如果电话里有杂音 , 或者其他毛病 , 对方听不清楚的时候自然会提示你大点声 , 此时你就可以适当加大音量 。但如果你听不清对方的声音 , 可以礼貌的说:对不起 , 您的声音我听得不是很清楚 。或对不起 , 话机好像有什么问题 , 不是很清晰等话语 , 来加以提示 , 对方自然会加大音量 。4)尽量把话说明白在电话里交谈总不如两人面对面交谈方便 。看不到对方在做什么 , 不知道对方是不在听你讲话 , 对方也同样不知道你是否对他说的问题感兴趣 , 这就要求在打电话时适当多说两句 , 作为补充交流 , 使双方更好地沟通 。如果你和对方谈话的内容太长 , 先问问对方是不是方便 。对方听你说话时 , 要时不时地问问他 , 对你说的话有什么看法想法 , 让他发表些意见 。如果只是你一个劲地说 , 对方听多了就会分散注意力 , 或不耐烦了 。你问他一个问题 , 问一下是否同意 , 就是提醒对方认真听 , 也是交流的补充 , 使双方都集中精力 。2.接电话的礼仪打电话需要注意 , 接电话更是马虎不得 。1)铃响不过三原则电话铃声一旦响起 , 要立即放下手头的事去接听电话 。接听及不及时 , 反映了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真实态度 。而且应该亲自接听电话 , 轻易不要让别人代劳 , 尤其是不要让小孩儿代接 。我们提倡铃响不过三:接听电话以铃响三声之内接最适当 。不要铃响许久 , 才姗姗来迟 。也不要铃声才响过一次 , 就拿起听筒 。这样会让打电话的人大吃一惊 。因特殊原因 , 致使铃响过久才接 , 要在和对方通话之前先向对方表示歉意 。正常情况下 , 不允许不接听来电 , 特别是应约而来的电话 。就像敲门一样 , 如果刚敲第一声你就开了门 , 没准会让对方吓一跳 , 而且还会认为你清闲得聚精会神地等着别人来敲门 。如果门被敲了四五声还没人应 , 又会被认为没有人在 , 或是不想理 。接起电话时 , 先自报家门 , 并首先向发话人问好 。如果是对方首先问好 , 应该立即问候对方 。但在家里 , 为了自我保护 , 可以用电话号码作为自报家门的内容 , 不报家门也不算失礼 。2)非常规电话的处理拨错电话是常事 。如果接到打错的电话 , 要简短向对方说明情况后挂断电话 , 不要为此勃然大怒甚至出口伤人 。有时候接起电话时 , 却听不见对方说话 , 这时如果不分清红皂白 , 在连续问候几声而没有人应答就破口大骂的话 , 未免显得太没修养 。要知道 , 这可能是电话线路出了问题 , 造成了你听不见对方的声音 , 而对方却能听见你声音 。如果破口大骂 , 万一对方是你的客户或上级 , 又该怎样收场?(如图7-2)图7-2对于恶意骚扰的电话 , 应简短而严厉地批评对方 , 没有必要长篇大论或大说脏话;如果问题严重 , 甚至可以考虑报警 。3)两个电话同时响起当两部电话同时响起 , 或者在接听电话时 , 恰好另一个电话打来 , 可先向通话对象说明原因 , 要对方不要挂电话 , 稍候片刻 , 然后立即去接另一个电话 。待接通之后 , 先请对方稍候 , 或过一会儿再挂进来 , 也可以记下对方电话稍候打去 , 然后再继续第一个电话 。不管多忙 , 都不要拔下电话线 。也不要把假的甚至是别人的电话号码 , 留给不受你欢迎的人 。4)不想继续接听这个电话如果是找你的而你又厌烦的电话 , 可以试着采取下面的方法礼貌而婉转地中断通话: 告诉对方有另外一个紧急电话打进来;告诉对方有客人来访 , 你必须过去招呼了;告诉对方有急事要马上处理; 告诉对方领导正在叫你 , 你不方便再继续通话 。5)规范地代接电话假如对方要找的不是自己 , 不要拒绝帮忙代找别人的请求 , 特别不要向对方表示出你对他所找的人有意见 , 或是对方要找的人就在身边 , 你说不在 。代接电话时 , 不要充当包打听 , 向对方询问和要找的人的关系 。当发话人要求转达某事给某人时 , 应严守口风 , 别随意扩散 。即使发话人要找的人就在附近 , 也不要大喊大叫 , 而闹得人人都行注目礼 。当别人通话时 , 更不要旁听或是插嘴 。对发话人要求转达的具体内容 , 最好认真做好笔录 。对方讲完之后 , 还要重复一遍 , 以验证自己的记录是否正确无误 , 免得误事 。可以在一张干净的纸上记录他人电话 , 记录内容应涵盖五个W , 即对方是哪个单位where、打电话人的姓名who、打电话来有什么事情why、通话要点what、什么时间打来以及什么时间回电话when 。然后赶紧把这张纸亲自放在对方所要找的人的办公桌显眼处(最好背过来放 , 以免让人看到电话内容)或亲自交给他 。我们可以自制电话记录表 。电话记录表来电时间 姓 名 电话号码 紧急程度 内 容:接听者 日期 接听寻找他人的电话时 , 先要弄明白对方是谁、现在找谁这两个问题 。如果对方不愿讲第一个问题 , 也不必勉强 。如果要找的人不在 , 可先以实相告 , 再询问对方您有什么事情?是否可以转告或留下电话 , 以方便让他给您回话 。如果前后次序颠倒了 , 就难免让人产生疑心 。不到万不得已 , 不要轻易把自己代人转达的内容 , 再托他人转告 。这样一来 , 不但内容容易走样 , 也耽误时间 。3.结束通话当你作为打电话人时 , 要结束通话 , 应该先挂电话 , 并先用手按断 , 再把话筒扣上 , 不要用力一摔 , 让对方大惊失色 。并要做好通话要点的记录 , 例如通话时间 , 以及通话中所提到的重点内容、数字等 , 以免电话一多 , 忘掉了一些电话所谈的内容 。当你作为接电话人 , 通话终止时 , 不要忘记向对方说声再见 。出于礼貌 , 应该让对方先挂断电话 。如果对方是尊者 , 无论是你接电话还是打电话 , 都要让对方先挂断电话 。当通话因故暂时中断后 , 应该由发话人或是身份低的人立即给对方拨过去 , 不要不了了之 , 或干等对方打来 。4.请注意手机礼仪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 , 无论是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场合放肆地使用手机 , 已经成为礼仪的最大威胁之一 , 手机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国外 , 如澳大利亚电讯的各营业厅就采取了向顾客提供手机礼节宣传册的方式 , 宣传手机礼仪 。公共场合特别是楼梯、电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 , 不可以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 , 最好的方式还是把手机关掉 , 起码也要调到震动状态 。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 , 又不会打断发话者的思路 。而那种在会场上铃声不断 , 并不能反映你业务忙 , 反而显示出你缺少修养 。在一些场合 , 比如在剧院里看电影或欣赏文艺演出 , 打手机是极其不合适的 , 如果非得回话 , 或许采用静音的方式发送手机短信相对适合一点 。在餐桌上 , 关掉手机或是把手机调到震动状态还是必要的 。不要正吃到兴头上的时候 , 被一阵烦人的铃声打断 。不管业务多忙 , 为了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 , 在飞机上都不要使用手机 。使用手机 , 特别是在公共场合 , 应该把自己的声音尽可能地压低一下 , 而绝不能大声说话 , 以赢取路人的眼球 。一切公共场合 , 手机在没有使用时 , 都要放在合乎礼仪的常规位置 。不管怎样 , 都不要在没用的时候放在手里或挂在上衣口袋外 。放手机的常规位置有:一是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这种位置最正规) 。二是上衣的内袋里 。有时候 , 可以将手机暂放腰带上 , 或是开会的时候交给秘书、会务人员代管 , 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 , 如手边、背后、手袋里 , 但不要放在桌上 。手机短信既有书面信函的特点 , 又有快捷的优势 , 所以被广泛地使用 。所以我们关注一下有关手机礼仪短信的礼仪是必要的 。在一切需要手机震动状态或是关机的场合 , 如果短信的声音此起彼伏 , 那么和直接接、打手机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一边和别人说话 , 一边查看手机短信 , 能说明你在全神贯注吗?在短信的内容选择和编辑上 , 应该和通话文明一样重视 。因为通过你发的短信 , 意味着你赞同至少不否认短信的内容 , 也同时反映了你的品味和水准 。所以不要编辑或转发不健康的短信 , 特别是一些带有讽刺伟人、名人甚至是革命烈士的短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