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培训心得|应急办培训学习心得


为期五天的应急学习培训结束了 , 对于我来说 , 这是一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这次的学习使我收益匪浅 , 感受颇深 , 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不但在理论上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 , 开阔了视野 , 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新的飞跃 , 在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 。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 , 具有明显的"公共性" 。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 。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 ,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 , 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 。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 。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 , 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 , 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 。四是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 。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 , 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应对突发事件 , 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 ,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 , 逐步把握规律 , 主动采取防范措施 ,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同时 , 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 , 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第一 ,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 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 , 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 , 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二 ,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 。认真制定应急预案 , 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 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 , 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 , 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 , 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 , 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 。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 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 , 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 , 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 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第四 , 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 , 落实各自承担的专项预案 , 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 , 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 。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 , 明确各方面职责 , 确保一旦有事 , 能够有效组织 , 快速反应 , 高效运转 , 遇事不乱 。第五 , 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 。()利用多种方式 , 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 , 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 , 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 , 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专题教育及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培训 , 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