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一线员工|农村信用社(农信社)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研分析( 二 )


(四)绩效考核不合理 。一是考核任务下达不够科学,不能充分考虑各地的经营环境,使考核失于公平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地区条件好和历史包袱轻的信用社的员工工作不花多大的“力气”,几乎就人人高收入;而地区条件差,历史包袱重的信用社员工,即使工作相当努力,也只有低报酬 。基于此,前一类信用社的员工工作用不着很认真,后一类信用社的员工认为任务反正难以完成,而消极怠工 。二是统一法人后,县联社对基层社的考核目标单一性,重点强调发展速度,没有考核对全社的人均贡献率大小,比如:某县联社营业部客户经理人均收息达到450万元,同处县城的一个拥有5人的基层信用社年收息总额不足60万元,但这个基层社主任年收入是联社营业部客户经理的一倍以上 。
【农信社一线员工|农村信用社(农信社)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研分析】(五)职业生涯不明确 。由于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农信社对员工的个人发展没有清晰的规划,导致员工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影响了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要创建一种学习型的工作环境,在这方面农信社也缺乏对一线员工的教育培训,使得农信社的业务开展难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需要 。网htt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