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现状及其对策|就业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对策

近年来 ,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 , 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显著增加 , 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 能否妥善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 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 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网23http://几年来 , 围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动力的转移 , 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一)加强领导 , 健全机构 , 狠抓落实 。再就业工作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稳定 。为此 ,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 , 定期召开会议 , 研究促进就业政策、出台工作措施 , 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21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和成立四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 , 按照“人员、经费、机构、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要求 , 逐步完善 , 大大加强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建设 , 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落实优惠政策 , 开展就业扶持 。一是认真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工作 。到目前为上 , 我们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075份 。二是支持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 , 为下岗失业人员设立了“绿色通道” , 优先受理下岗失业人员的办照办证工作 , 免收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 受益324人 。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 , 2005年止我县99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小额担保贷款 , 贷款额累计达158万元 。三是鼓励和支持服务型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 , 对符合条件的新办商贸企业 , 我们及时予以认定 , 在税收、社会保险补贴方面予以支持 , 以鼓励服务型企业更多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 , 目前 , 我县“五类”企业认定5家 ,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6人 。(三)强化服务 , 促进再就业 。一是大力开展“五送”服务 , 帮助“4050”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组织形式多样的政策咨询活动 , 举办了专业技术培训班5期 , 到目前为止 , 全县623名“4050”人员 , 实现再就业125人 。二是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服务工作 , 努力实现再就业 。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 ,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近几年来 , 我县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61人次;搜集、提供就业信息 , 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 到目前为止 , 2476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培训、职介 , 实现了再就业 。(四)开发就业岗位 , 扩大就业容量 。一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 , 每年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10万余人 。为了巩固和组织好向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 , 县委、政府在重点地区设立了办事处 , 全程为劳务人员服务 。二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扩大就业容量 。重点支持茶业、菌业、米业等产业的发展 。二、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加 , 就业形势严峻 。一方面 , 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理顺劳动关系进度的加快、下岗失业人员呈上升趋势 , 我县国有企业和供销合作企业72家 , 目前 , 已改制25家 , 3154名职工置换了身份;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结构的调度 , 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2、实施再就业的一些政策难以落实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各地也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地实际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 , 但实际工作中 , 政策难落实、资金难到位、工作难操作 。主要表现:一是因地方财力的限制 , 很难落实到位 。二是这些优惠政策涉及的多家部门自成体系 , 缺乏统筹和协调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 制约了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 。社会保险制度存在覆盖面窄、社会保障程度低的问题 , 许多私营企业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 , 这种状况使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对进入非国有企业和自谋职业存在后顾之忧 。【就业现状及其对策|就业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对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