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 二 )



③医疗单位内部医疗、科研工作用房、员工生活区域,在建、筹建、建筑工地等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符合要求;

④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泵、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设备的配备齐全、完好 。

3、强化医院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①医疗机构内(主要为医院)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规范,定期维护各类电气设备、电源线路等;

②医疗机构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特种设备,配电房、电梯等各类生产设施设备使用安全,特别是在公众聚集场所和重要活动场所使用的上述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定期年检,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相应消防设施设备的配备符合要求;

③具备双路供电系统和自备发电配送能力,保证手术室、导管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血液透析室、输血科(血库)等重点部门的用电需要 。

4、加强危险物品及要害科室安全管理

①建立医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等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②制订处理放射事故等意外事件的预案;

③加强对放射科、检验科、医用氧舱、同位素室、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压力容器及电梯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 。

5、严格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①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②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全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等制度,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③认真落实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定期开展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并落实;

④加强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病房、儿科、口腔科、内窥镜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实验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

⑤加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型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⑥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管理规范 。

6、加强急诊急救和临床用药的质量安全管理

①加强急诊科室能力建设,规范急诊服务流程,强化急诊服务全程监控,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诊会诊制度等工作制度,提高急诊急救能力 。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建立患者从接诊到住院连贯的医疗服务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 。急诊医护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急救技术 。急救设备、药品保持应急备用状态,无过期失效药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