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同学聚会感言|35年同学聚会有感


2013年10月25日--26日 , 我们小学带初中的80多个同学欢聚在黄河之滨、白云山下的天一宾馆 。这次聚会与其说是初中同学的聚会 , 倒不如说是童年、少年伙伴的欢聚!

见到好久未曾谋面的老师和同学 , 不禁勾起了许多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回忆——

我们出生于60年代 , 是“生在新社会 , 长在红旗下”的一代 。在北方那个小小的石头县城里 , 我们100多名同学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一 , 一直同窗共读共玩 。我们的学校起始是这个小县城里仅有的一所完全小学 , 随着教育改革 , 继而延伸到初中 , 乃至高中 。读到高二的时候合并到了就近的申家湾中学 。

我们的小学阶段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 , 1976--1978年的初中是“文革”刚刚结束 , 开始恢复高考的起步时期 。那时的学校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政治挂帅 , 思想领先” , “学制要缩短 , 教育要革命” , “学生不但要学工、学农、学军 , 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 小学读5年 , 初中、高中各2年 , 所以 , 我们的学生时期 , 比现在的孩子轻松得多 , 基本没有学习的压力 。课堂、课本上学习的知识不多 , 文体、社会活动接触的不少 。那时的我们 , 思想纯洁跟党走 , 学习“黄帅反潮流” , 倡导“白卷大学生” , “知识越多越反动” , 学习雷锋好榜样 , 爱憎分明永不忘 , 上课等不及早下课 , 下课共跳集体舞 , 勤俭搬砖建校园 , 课后就去做好事 , 修田捡柴搞抗旱 , 经常上街搞宣传 , 虽然懵懂中不解批林批孔为哪般?但还是常常抄写大字报贴满全校园······小学、初中的学生时代 , 物质是匮乏的 , 生活是艰苦的 , 所学的知识是极少的 , 但经历是丰富的 , 思想是活跃的 , 精神却是快乐的······

毕业35年后的这次相聚 , 见到教语文的马老师 , 想起了他声情并茂讲解那篇《白杨礼赞》;见到了教化学的任老师 , 突口就背出了当年她教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想起了因病没能来聚会的班主任曹老师 , 是她教我们学会解方程式、勾股定理、三角函数······;想起了早逝的物理老师韩老师讲的杠杆原理、牛顿定律······我们到学校去寻找曾经的影子 , 但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年的踪影!斗转星移 , 岁月变迁 , 那所曾经陪我们度过快乐无忧童年和少年的学校 , 已经被时间的年轮永远留在了岁月的记忆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