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估自评报告书|高中化学科评估自评报告( 三 )
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高中化学科评估自评报告》相关的文章 。
2.创新教育
旧教材中,化学课程内容偏重于学科知识专业化、系统化,讲究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存在着繁难偏旧的弊病,这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学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有鉴于此,新课程立足于21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内在联系,提出新的学习主题和相应的内容标准 。由此出发,新课程标准对作为课程内容具体体现的化学教材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首先,教材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展示化学对推进社会文明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才能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其次,教材内容的安排也体现科学探究的特点,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内容的信息传递也用文字陈述,图形、表格和各种醒目的栏目等多种途径,从而增添化学知识的魅力,让学生喜欢化学和主动学习化学 。最后,教材在知识安排和版面设计上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老师和学生留有个性化创造的空间 。总之,化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个性活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本意识 。
3.研究探索
新课程开设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高一化学有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情况及燃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 。高二化学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和价格以及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调查废旧电池如何处理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和价值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从生活、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化学学科内一些适合于通过探究来学习掌握的基本问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遵循科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过程,要敢于面对困难和障碍,科学探究更注重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空间不局限于教育和实验室,他们还要到工厂、社区、科研所、图书馆等地进行调查、访问和查资料 。经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建立一种主动宏观,独立思考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
4.学以致用
新课程更好地体现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贴近生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认知事物的有效途径,结合日常所闻,并由此得出科学的认识和解释,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便捷,更有感性认识的基础 。因此,新课程中编写了一些课外小实验或家庭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余利用日常生活用具或物质就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他们是十分高兴的,并有一些成功感,由此,可以进一步激发起对知识的渴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很有好处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 工作计划|2022一年级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小学2022安全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局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健康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个人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继续教育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机构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