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学期工作总结|学生会记者团下半学期工作总结

在宣传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下,采访人员团这半年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基本确立了相应的生存空间 。近半年的工作中有艰辛、有迷茫,但更多的是喜悦与欣慰,全体成员在大力发展采访人员团的同时也都获得了成长 。现由我代表团委会对本学期采访人员团的工作做相应总结,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严格招新、充实队伍:
【学生会学期工作总结|学生会记者团下半学期工作总结】采访人员团于2月27日-3月21日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招新,经过一轮面试、两轮笔试,共吸纳新成员14人(其中南校区7人、城中校区7人),给采访人员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并于3月24日召开了第三届大学生采访人员团成立大会 。此举开启了采访人员团的招新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以后的招新工作提供了借鉴模式 。
二.强化培训、适应工作:
招新结束,为使新成员能更好的适应、投入到工作中,针对新成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学习 。通过培训及新老成员自主的交流,新成员都已能较好的适应到工作中,并有一部分人经过锻炼已成为本届采访人员团的骨干成员 。对新成员进行的为期两个月共六次的培训分别是:由张浩主持的新闻学理论,鲁文博主持的自信心的树立,吴海良老师主持的团队合作,吴辉、张浩主持的学院新闻写作,《科教导报》采访人员何光伟主持的新闻写作,张大苗、黄小明主持的读报沙龙;并在两次全体例会中由李波主任阐释了大学生采访人员应具备的素养 。通过这七次培训、学习,新成员不仅学习到了关于采访人员团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从这些领导、老师、学长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新成员普遍反映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
三.完善体系、明确分工:
在第三届大学生采访人员团成立大会上任命了团内各负责人,并设立了讨论团内事务的团委会,使团内工作更加民主、高效 。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在吸取、借鉴其它学生团队经验的基础上,于第三次全体例会上对团内进行了改组 。现团内实行团长负责制和部长责任制,下设新闻、编辑、事务三大部,采写、摄相、摄影、报编、网编、秘书、推广七小组,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实际工作中团结协作 。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根据常规工作量的需要,对采访人员团进行了明确的人员编制设定,现初步定编26人,实际缺5人 。
四.积极配合、着重宣传:
采访人员团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服从宣传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管理,认真配合学院各部门,完成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 。本学期主要参与了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成立大会、学风建设月动员大会、学院党校成立大会、学院科研工作座谈会、学院08届学生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会议;第五届文理杯篮球赛、首届社团活动日、自律委员会清明扫墓、青年志愿者大型奥运志愿活动、首届普通话大赛等学生活动 。配合组织与培训中心,进行了长江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现场会、党员1+2育才工程、发展对象党课、预备党员党课、毕业生党员教育会等报道 。配合学工处对第二届泮池五月风科技文化节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制作了文化长廊 。配合教务处、各学部对08届实习生的实习经验交流会,08届考研学子进行了采访报道,并制作了考研之星 。并对曹其军教授、李奎泰教授、卢烈红教授、图书馆cnki中文数据库推广等讲座进行了报道 。并适时对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文化遗产日等节日进行了报道 。还树立了如王晶、张恒同学,许梦怡老师等一批优秀的典型人物 。且对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大型系列主题活动,学院抗震救灾行动反映,圣火经过学院校门等重大新闻事实进行了深度报道 。这些报道,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得到学院领导、老师的一直好评,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

推荐阅读